砂糖橘樹最適宜的灌水量是多少?
惠農網·農技學堂
3581人閱讀
果農們都知道,晚熟柑橘適地栽培管理很重要,而除去栽培區(qū)域外,在種植過程中果農朋友也常會遇到一些問題,現總結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題一:樹體營養(yǎng)易失衡
晚熟柑橘品種大多豐產性比較好,種植者和果品經銷商為了共同達到效益最大化,通常情況下會延遲果實采收期,留樹貯藏增加了樹體的營養(yǎng)負荷。
在次年2~3月樹體進入萌芽、開花期后,果實留樹貯藏往往加劇樹體的養(yǎng)分消耗,易造成樹體營養(yǎng)失衡,不僅會造成落果嚴重、品質劣變,而且抑制次年營養(yǎng)生長和開花結實,導致樹體大小年現象明顯。
問題二:病害蟲害很嚴重
冬季清園是柑橘病蟲害防治的重要舉措,在果實采收后及萌芽期兩次用藥能保證柑橘全年病蟲害少發(fā)。
但對于晚熟柑橘來說,在11月到次年的2月各種病蟲害進入越冬狀態(tài)時,樹上的果還未采,考慮到安全性問題,不能以常規(guī)藥劑清園。而待到3月份春季病蟲害發(fā)生初始,部分采收期延后的樹仍不能按病蟲害防治要求及時進行農藥噴施防控,再次錯過最佳防治期。
若不配合物理、生物等防治技術,其結果必然是病蟲害大量爆發(fā),樹勢受損,果實品質大幅下滑。
問題三:冬季落果常發(fā)生
晚熟柑橘品種由于掛果時間長,養(yǎng)分消耗大,冬季常常會發(fā)生低溫離層落果現象,落果率高的時候可達5成。
養(yǎng)分因素:主要是氮、鉀、鈣等元素不足,缺氮時生長素減少,脫落酸、乙烯等大量產生;缺鈣時果蒂易龜裂、感病,導致落果。缺鉀會降低抗寒力,馮洋、彭良志老師在對晚熟柑橘落果現象研究時發(fā)現,葉鉀質量分數低于9g/kg的果園,易發(fā)生越冬柑橘果實脫落,低于7g/kg嚴重缺鉀果園,越冬果實落果率極高,嚴重的會導致基本絕收,可見適時補鉀是防控越冬柑橘落果的關鍵點。
天氣因素:當平均氣溫低于12℃時,柑橘會進入相對休眠期,根系吸收能力大幅下降,而果實此時仍在不斷的消耗樹體營養(yǎng),從而引起落果。
病害因素:黃龍病、炭疽病、疫病等會造成后期大量落果。
其他因素:噴施含激素的葉面肥引起柑橘內源激素紊亂引起落果、清園時藥劑使用不當引起落果等。
改善措施
①營養(yǎng)失衡
對于樹體營養(yǎng)失衡的問題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來源問題,二是消耗問題。
晚熟柑橘優(yōu)勢在上市時間上,而掛果期長則是它難管理的癥結所在。所以合理控產、適時分批采收是解決消耗問題的良方。
來源問題則可大致看做肥水管理,進行營養(yǎng)全面化施肥,重視有機肥,營養(yǎng)全面平衡供應是大方向。特別是在果實膨大時,需進行深翻擴穴、熟化土壤,增施有機肥、高鉀肥等,同時配合淋施2~3次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以保證掛果期充足的營養(yǎng),提高樹體抗寒能力。
②病蟲害多
在病蟲害防控方面,配合物理、生物防治綜合防治比較關鍵,具體的可參考平臺往期文章,這里重點說一下晚熟柑橘的冬季清園。
晚熟柑橘在冬季清園時不推薦使用石硫合劑,使用不當極易造成落果,同時還應考慮藥劑的感溫性及農藥殘留問題。
這里推薦一個方案:阿維菌素+乙螨唑+咪鮮胺。
③冬季落果
科學研究證明晚熟柑橘冬季落果時,葉鉀質量分數適宜的果園,即使樹冠、果實凍傷也不會發(fā)生果實和未凍傷葉片的大量脫落。所以,在柑橘生長后期,多次葉面噴鉀可有效的減少落果,建議選擇高純度的磷酸二氫鉀如磷鉀源庫。
值得一提的是,噴鉀保果防落,不能替代冬季防凍,附膜、熏煙等才是有效措施,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