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黑斑病及銹斑病的防治措施
惠農網·農技學堂
2852人閱讀
農藥對于農民來說并不陌生。然而農藥常常會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比如溫度、濕度、雨水、光照等因素影響農藥性能的發(fā)揮。從而影響農藥的藥效。那么如何鑒定農藥是否失效呢?對于失效的農藥我們又該如何處理?下面小編來說說農藥失效的鑒定方法和失效農藥的處理方式。
一、農藥失效常用的鑒別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觀法
對粉劑農藥,先看外表,如果已經明顯受潮結塊,藥味不濃或有異常,并能用手搓成團,說明以及基本失效;對乳劑農藥,先將藥瓶靜置,如果藥液混濁不清或出現(xiàn)分層(即油水分離),有沉淀物生成或絮狀物懸浮,說明藥劑可能已經失效。
2.加熱法
適用于藥劑農藥。取農藥5-10克,放在一塊金屬片上加熱,如果產生大量白煙,并有濃烈的刺鼻氣味,說明藥劑良好,否則,說明已經失效。
3.漂浮法
適用于可濕性粉劑農藥。先取200克清水一杯,再稱取1克農藥,輕輕地、均勻地撒在水面上仔細觀察,在1分鐘內濕潤并能沉于水的是為失效的農藥,否則即為失效農藥。
4.懸浮法
適用于可濕性粉劑農藥。取農藥30---50克,放在玻璃容器內,先加少量水調成糊狀,再加入150-200克,清水攪勻,靜置10分鐘觀察,其中未失效的農藥溶解性好,藥液中懸浮的分離細小,沉降速度且沉淀量少,失效農藥則與之相反。
5.振蕩法
適用于乳劑農藥。對于出現(xiàn)油水分層的農藥,先用力振蕩藥劑,靜置1小時后觀察,如果仍出現(xiàn)分層,說明藥劑以及變質失效。
6.熱熔法
適用于乳劑農藥。把有沉淀物的農藥連瓶一起放入溫水(水溫不可過高,以50℃~60℃為宜)經1小時后觀察,若沉淀物溶解后還能繼續(xù)再用;若沉淀物難溶解或不溶解。
二、對于失效農藥處理措施:
粉劑粉劑在保管過程中如果吸潮結塊,則需要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碾碎后才能使用,如果結塊比較嚴重,只能做毒土用。
1.可濕性粉劑
(1)取可濕性粉劑1份,加水200份,盛于玻璃杯內,搖勻后靜止一定時間,觀察懸浮情況,如果藥劑沉淀緩慢,則說明懸浮性良好;
(2)如遇質量不好的情況,在使用前應加入有機硅助劑或0.1%中性洗衣粉,以增加濕潤展著性。如果可濕性粉劑吸潮結硬塊,就不宜用作噴霧。
2.乳油
(1)乳油乳化性能的變化。取乳油1份,加水200份,放在玻璃杯內,搖勻后靜止半小時左右,觀察乳化情況,如果上層無浮油,下層無沉淀,中間無明顯油珠,說明乳化性能好。如果上有乳油,下有沉淀,10分鐘后有分層現(xiàn)象,表明乳劑被破壞不能使用;
(2)結塊現(xiàn)象。如乳油已呈不流動黏稠狀液體或已結成肥皂狀固體,則證明溶劑已大部分揮發(fā),質量已有變化,不能使用;
(3)沉淀結晶現(xiàn)象。長期保管的乳劑,瓶底部會有白色結晶析出或有渾濁物出現(xiàn)。若將其乳油連瓶浸在30℃~40℃的溫水中,其結晶在30分鐘左右能溶化,恢復成透明液體,說明質量尚好,可以使用。如不能溶化,則表明乳油質量已有變化,不能使用。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關于失效農藥的辨別方法及失效農藥的處理措施,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