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有哪四害?大棚蔬菜“四害”危害及防治措施
惠農網·農技學堂
5959人閱讀
漢朝時香椿與荔枝是兩大著名的貢品。香椿在清明前發(fā)芽,谷雨前后進行采摘,第一次采摘的頭茬椿芽肥嫩鮮美、香味濃郁,與雞蛋同炒風味獨特、滋味飄香,因為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
目前市場上的香椿要20多塊錢一小梱,在蔬菜中已經算價格很高的了。不過香椿是時令蔬菜,只有春季才有香椿,也只有春季吃才好吃。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香椿的種植與保鮮技術。
1、育苗
香椿的育苗可采用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方法。無性繁殖即為群眾一般采用的根蘗育苗和枝條扦插育苗,簡便易行且易于管理,缺點是繁殖系數(shù)小難以迅速大量提供種苗。日光溫室規(guī)?;醇竟?jié)生產椿芽需苗量大而且集中,一般用種子繁殖培育或者采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快繁,但后者在實際生產中還未真正投入使用,所以播種種子進行有性繁殖苗木的方法是當前生產中的主要途徑。
種子育苗:
①種子的選擇和處理:盡可能選擇氣候和其他生長條件與本地比較相近的新鮮種子。播種前需按規(guī)定的方法做發(fā)芽率測定。
②浸種和催芽:香椿種子在播種前須經浸種和催芽處理,其方法可視生產的條件而異,比較難以做到的是浸種以后的恒溫催芽。如條件較差可采用如下方法:容器內放入約為種子體積3倍的溫水(30-40℃),將種子倒入容器內不斷攪拌,水溫降至25℃時換以新的溫水輕搓洗滌,洗凈后再換以溫水保溫12小時,然后撈出種子瀝干水分,與2-3體積的濕沙拌勻,放入暖炕或溫室內催芽,此后及時調節(jié)溫度(25℃左右)和濕度(沙子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但不滴水為宜)。約1周后有30%的種子露白時可播種。
③適期播種:香椿喜溫暖對低溫較敏感,芽苞萌動的溫度約為8-12℃,14℃以上可正常生長。春椿適宜播種期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如果播后覆蓋地膜播期還可適當提早。選擇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地塊做苗圃地,播前先澆足底水,地皮發(fā)干時及時耙平,按25×30厘米的行距開溝,溝寬5-6厘米,趁墑順溝撒播后覆1厘米厚的潮土。播種密度每畝3-4公斤,畝保苗1.5萬株左右。
④苗期管理:播后無地膜覆蓋的7天左右種子開始出土,約需半月左右才能出齊苗。如覆蓋地膜可加速出苗,但需注意防高溫傷害。苗開始拱土時要及時破膜放苗并壓嚴放苗膜口。幼苗根系不發(fā)達加之播種覆土淺,因而最怕缺水和寒冷,有3片真葉時要灌水一次,最好噴灑15-20℃的溫水。苗高5厘米后澆水量應適當減少,注意中耕松土和鋤草。4-5片葉時進行間苗。間苗后加強水肥管理培育壯苗。6-8月份為種苗迅速生長期,也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時期,此期間要結合灌水追施磷、鉀、鈣肥并配合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苗木的木質化,提高抗寒能力以形成飽滿的頂芽。為了培育壯苗防止雨季苗木徒長,在6月份以后對苗木進行矮化處理,為秋后轉入溫室生產打下良好基礎。目前認為用多效唑處理香椿苗木效果最佳。方法將多年生苗木從6月底開始,當年生苗木從7月中下旬開始用15%的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控制徒長、提早封頂和矮化,增加干物質積累。
2、移栽
(1)材菜兼用苗移栽:用于發(fā)展庭院經濟和退耕地生態(tài)建設的可適當采用大苗移栽,選擇直徑1厘米以上,株高1米以上的壯苗在春季葉片萌發(fā)前移栽。樹坑盡可能挖得稍大一些,直徑1米,深0.8-1米,施足肥料,及時灌水。秋季移栽的樹苗,封凍前灌足越冬水,樹苗采取妥善的防凍措施。
(2)大棚菜用苗移栽:冬暖大棚用苗,一般于深秋落葉后(10月中下旬初霜前)日平均氣溫3—5℃時起苗移栽。先進行整地、施肥、作畦,大小行栽植,理順根系,如南北方向作畦,應該小苗在南,大苗在北。栽植株距一般為15-20厘米,畦面寬1米,每畦栽3行,每畝密度8000-10000株左右。
3、生產管理技術
(1)露地香椿 對菜用香椿,每年要除草松土,特別是退耕地栽植的椿樹,要結合松土施入有機肥料和適量氮肥,采用單株定植(1—2×0.2—0.5米)或叢植(2×0.5-1米,每穴3-5株),根據實際條件培養(yǎng)株型,常用的株型有多層型、掃把型、矮叢林狀型、灌木型等,促使發(fā)枝和生長,增加芽菜產量。對芽材兼用香椿,可根據實際確定密度,栽植后2-3年內不采收椿芽。樹高3米以上時摘頂,促發(fā)側枝。
(2)大棚香椿
溫度控制:溫度控制在18-25℃生產的椿芽品質最好,春末或夏初當?shù)販剡_到18℃時要及時揭去覆膜,讓樹苗接受自然陽光。
溫度控制:水分管理要適中,注意過濕容易爛苗,過干則發(fā)育不良,地面濕度以手捏成團,放手散開成粒為宜。
施肥管理:底肥除充足的氮、磷肥外,香椿對鉀肥的要求較高,每個200平方米大棚,需加2公斤磷酸二氫鉀或50公斤草木灰。
打頂分枝:秋季落葉后移進大棚的苗木暫不打頂,可讓其生產頭茬椿芽,并能在生長中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生長,采二茬椿芽時打頂定桿,可在地面40厘米處剪開,定桿后噴灑多效唑一次,以促使矮化和分枝發(fā)育。以后每次采摘椿芽后都要依樹形發(fā)育情況打頂,以確保多分枝,多長芽。
病蟲害防治:大棚香椿一般無蟲害,為了生產優(yōu)質綠色產品,嚴禁施用有殘毒的化肥和農藥??諝庀究刹捎萌斯じ邏悍烹姶蚶准夹g,每10天1次,1個大棚內同時在3個地方進行,兼有殺蟲滅菌和促進增產的效果。大田生產中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葉銹病、干枯病、白粉病。蟲害有褐邊綠刺蛾、云斑天牛等??捎么\灌根,波爾多液、代森銨等噴灑根基部。用石硫合劑及粉銹寧防治葉銹病。用托布津和氯化鋅甘油或10%的堿水防治干枯病。用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退菌特粉銹寧等防治白粉病。蟲害可用燈火誘殺或毒餌誘殺等。
套袋促優(yōu)技術:揭去大棚后香椿接受自然陽光生長,發(fā)育快而易纖維化,影響其品質。為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椿芽的香脆特征,在椿芽長到5厘米左右時可套上黑紅2層的聚乙烯薄膜袋隔光生長,長到15厘米時連袋摘下,取下外袋反復使用。也有的直接套上土雞蛋殼,據說這樣套著雞蛋殼長出來的香椿更是有著一股淡淡的雞蛋清香,更受市場的歡迎價格更高。
4、香椿的保鮮方法
香椿的采摘期短且鮮嫩易腐。在常溫下放置2-3天無論是新鮮度、風味或質地都會大大降低。不到一周幾乎失去特有的食用價值。因此研制有效的保鮮方法刻不容緩。
(1)短期保鮮法。
①浸泡法:按0.5千克捆成把,捆基部需齊平,豎放在盛有3-4厘米深清水的潔凈溶器中浸泡24小時,然后裝箱置于通風涼爽的室內可保鮮6-8天。
②袋裝低溫法:將香椿芽按一份0.25-0.5千克裝入干凈的食品袋中并扎住袋口,家庭少量存放,可放在家用電冰箱0-1℃環(huán)境中,大量存放可放在0-1℃的恒溫庫中,用此種保鮮方法可保鮮15-20天。
(2)長期保鮮法。
①保鮮劑法:常用的保鮮劑有6-芐基嘌呤BA、托布津、多菌靈、大蒜素等。貯藏前在香椿上均勻噴灑保鮮劑,然后放入寬50厘米、長40厘米的食品袋中扎緊袋口,置于0-1℃冷庫中,每10-15天開袋換氣1次可保鮮2個月左右。
②硅氧烷法:將裝香椿的有縫板條箱再裝入涂刷硅氧烷混合液的尼龍沙袋中壓邊密封,在0-1℃的冷庫中可貯存60天左右。
③氣調法:目前氣調貯藏被人們認為是發(fā)展快、貯藏期長、保鮮效果最好的貯藏技術。方法是將香椿芽放入塑料大帳中,向帳內通入混合氣體,使帳內含O2量保持2-3%,CO25-6%,置于0-1℃的恒溫庫中可保鮮3個月左右。
(3)香椿在保鮮中應注意的問題。香椿在保鮮中無論采取什么方法貯藏,切勿堆積在一起以防生熱腐爛。香椿處在10℃以上的環(huán)境中易落葉,-2℃以下易變色,濕度太低易萎蔫,因此適宜的貯藏溫度為0-1℃,適宜相對濕度為90-95%。
以上是香椿種植與保鮮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農技知識請關注惠農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