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陽臺小香蔥怎么種植?家庭陽臺小香蔥的栽培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39000人閱讀
大蔥不僅是人們常見的調(diào)味料,而且大蔥還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可預(yù)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下面來聊聊大蔥高產(chǎn)的栽培技術(shù)。
1 培育壯苗
大蔥是忌連作的蔬菜, 育苗地也忌連作。苗地要選擇前茬非蔥蒜類作物的高坑地, 切忌選擇荒草地。前茬作物收獲后, 深翻曬白2次, 并閑置20 d左右。大蔥育苗期長達50 d, 整地前施有機生物肥6000 kg/hm、過磷酸鈣750 kg/hm、進口復(fù)合肥225~300 kg/hm。筑平畦寬連溝1.5m, 精細整地。為防治地下害蟲危害, 整地時施150 kg/hm的3%辛硫磷顆粒劑, 并在秧田四周開好溝系。出口大蔥主要品種有長寶、長悅、明彥等。每100 g種子需苗床地35~40 m, 可移栽666.67 m大田。早熟品種3月10~25日播種, 中晚熟品種3月底至4月10日播種。播種前土壤墑情不足, 可以先澆水。一般采用均勻撒播, 撒籽后, 在畦面上輕輕澆水, 澆水后覆細干土0.5cm厚, 覆土后不能澆水, 以防止土壤板結(jié), 然后覆蓋地膜, 并搭小拱棚, 以利于增溫、保濕及防止雨水造成土壤板結(jié), 但要防止高溫燒苗。大蔥種子以18℃左右發(fā)芽最快, 播后5~6d可以出苗。60%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 揭膜過晚導(dǎo)致苗生長細弱。雨前在小環(huán)棚上覆蓋薄膜, 雨后揭膜。苗期根據(jù)土壤墑情, 可澆1~2次小水, 水分不能過多, 以免幼苗徒長。整個苗期追肥3~4次, 速效性有機肥與進口復(fù)合肥交替使用, 化肥濃度不超過0.5%, 促使秧苗生長健壯。育苗期間, 若有秧苗露根, 要及時覆蓋干細土, 苗床地要及時除草與防治病蟲害。
2 整地定植
大蔥適于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中生長。砂壤土便于插蔥、松土和培土, 通氣性良好, 易獲得高產(chǎn)。在前作收獲后, 立即深翻土地25~30 cm, 翻耕曬白, 結(jié)合整地施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30 t/hm, 土壤肥力較低的稻板田, 有機肥數(shù)量要相應(yīng)增加。旋耕混勻后開溝, 溝深30 cm、寬20 cm, 2條溝之間的距離為1m。溝內(nèi)進行耕翻, 深度20 cm, 溝底施基肥, 以腐熟有機肥為主, 使土壤與肥料混合, 溝內(nèi)土壤要求松細。溝背應(yīng)高出溝底30 cm以上, 栽植溝宜南北向, 使受光均勻, 并可減輕秋冬季節(jié)的北向強風造成大蔥倒伏。大田四周溝系配套, 間隔20~30 m開1條腰溝, 利于排水。定植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定植前大小苗進行分級, 剔除病苗、弱苗、過小苗及明顯彎曲苗, 株距2.5~2.8 cm, 行距1m, 栽34.5萬株/hm左右。定植時避免蔥苗折斷, 定植深度以不埋沒蔥心為宜, 過深不宜發(fā)苗, 過淺影響蔥白長度。定植工具可用直徑1.5cm左右的園鐵扦或園木桿。定植時先打淺洞, 與地面垂直, 再把苗插入, 再微微往上提起, 使根須下展, 保持蔥苗挺直。定植后將蔥株兩邊的松土壓實, 隨后澆足定根水。
3 苗期管理
大蔥苗期不耐旱,需適當保持土壤濕潤,否則,生長緩慢,不均勻。播后30天進行間苗、拔草、澆水間苗,1~2次,苗距10厘米左右。1葉1心至2葉1心隨水追施速效氮肥,每畝施尿素5-10千克;同時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用苗菌靈防治1-2次。移栽定植前控氮蹲苗,促苗根多健壯。
4 大蔥的營養(yǎng)特性和養(yǎng)分吸收規(guī)律
大蔥為喜肥作物, 生育期長, 產(chǎn)量高, 需肥量大, 并且對肥料的需要量隨產(chǎn)量的增加而增多。據(jù)研究, 高產(chǎn)栽培大蔥產(chǎn)量可達80~90 t/hm, 每生產(chǎn)1t大蔥需純N 2.7~3.3kg、P2O50.5~0.6kg、K2O 3.3~4.0 kg, 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0.4∶1.3, 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對氮和鉀的需要量較大, 對鉀素營養(yǎng)較為敏感。
大蔥生育階段一般可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緩苗期、蔥白旺盛生長期和開花結(jié)實期5個時期。其中幼苗期、定植緩苗期大蔥生長緩慢, 干物質(zhì)積累少, 吸收的養(yǎng)分也少, 氮磷鉀三要素中對氮與鉀元素吸收的量較多。在假莖充實的蔥白旺盛生長期, 大蔥干物質(zhì)累積迅速, 吸收的養(yǎng)分最多, 吸收的氮磷量分別高達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8.4%和46.4%。大蔥生長后期干物質(zhì)積累較慢, 吸收的養(yǎng)分也較少, 但吸收的磷鉀比例明顯提高, 分別占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44.1%和34.6%。
5 大蔥施肥技術(shù)
5.1 施肥量
在施用優(yōu)質(zhì)有機肥30 t/hm的基礎(chǔ)上, 在中等肥力地塊, 適宜施肥量為:氮肥 (N) 350~450 kg/hm、磷肥 (P2O5) 90~120 kg/hm、鉀肥 (K2O) 300~450 kg/hm, 折合尿素約750~1000 kg/hm、普通過磷酸鈣 (有效磷含量12%) 750~1000 kg/hm或磷酸二銨 (有效磷含量46%) 200~260 kg/hm、氯化鉀 (有效鉀含量60%) 500~750 kg/hm。土壤肥力較低、缺乏有機肥時, 可考慮采用較高的施肥量;反之, 土壤肥力高, 地力基礎(chǔ)好時, 可適當減少施肥量。施用磷酸二銨時, 尿素用量可減少10%~15%。
5.2 施肥方法
大蔥移栽定植前, 40%的氮、鉀肥及全部磷肥混勻作基肥全層撒施, 深翻入土。余下的60%的氮、鉀肥作追肥, 結(jié)合培土于9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分2次追施。
6 病蟲害防治
大蔥病蟲害防治必須采取"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加強農(nóng)業(yè)防治。關(guān)鍵時期及時噴藥防治,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所用藥劑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或生物農(nóng)藥,嚴格掌握好農(nóng)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大蔥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軟腐病等。可在發(fā)病初期用64%殺毒礬、蔥蒜姜菌克、農(nóng)用鏈霉素等防治。蟲害應(yīng)早治,蚜蟲、薊馬、潛葉蠅在點片危害階段,用一遍凈、好年冬、蠅邦特等防治;斜紋夜蛾等,在1-2齡幼蟲時,用透葉殺等藥劑防治。
(1)蔥薊馬、潛葉蠅用40%樂果乳劑或8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噴霧。
(2)蔥蠅用90%敵百蟲加水1000倍灌根。
(3)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噴霧。④紫斑病可噴1:1:200波爾多液?;?5%代森鋅600~700倍液,或65%福美鋅600~700倍液防治。
7 大蔥收貯
大蔥的收獲期,因地區(qū)氣候差異而有早晚,原則上大蔥應(yīng)在封凍前收刨(小雪前后),也可提前上市(視市場而定),或越冬后芽蔥上市,這也是大蔥產(chǎn)品的一大優(yōu)勢(收刨期靈活)。封凍前收獲的大蔥抖去泥土,適當晾曬后捆扎成捆,貯于冷涼干燥的地方,根朝下直放以便隨時供應(yīng)市場。
以上就是大蔥的栽培技術(shù)。一般來說建議種植大蔥選擇地勢高爽、土層深厚、沒有種過蔥蒜、富含有機質(zhì)、疏松地砂壤土、pH值要求在7-8的地塊種植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