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果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26764人閱讀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它有著止咳化痰的功效,其果實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那么羅漢果如何種植呢?本文將重點講一下羅漢果的繁殖技術及生產管理技術要點。
一、羅漢果特性分析
1.生長特性
1.1 生長習性
羅漢果喜陰涼但不耐高溫,氣溫22~28 ℃時生長快速,>34 ℃時生長受到影響,溫度<15 ℃時停止生長。
1.2 開花習性
羅漢果7—8月雌雄異株開花。
1.3 果實生長
經(jīng)授粉后,第3 d子房膨大,8~20 d幼果快速成長,1個月后體積膨脹至最大并停止膨大,呈現(xiàn)橢圓形或圓形,成熟需要75~90 d。
2.環(huán)境要求
羅漢果分布在我國南方的廣西、廣東、湖南等省區(qū),同時在海南全省范圍均有種植。其分布在海拔300~1 400 m亞熱帶山坡林下、河邊濕潤地段或灌木叢林中,在長期的個體發(fā)育中,對環(huán)境條件有一定的要求。第一,對濕度的要求。羅漢果喜溫度濕潤、晝夜溫差大的環(huán)境,不耐高溫,愜霜涼。第二,對光照的要求。喜光而不耐強光,每天有7~8 h的光照就能滿足其發(fā)育的需要。第三,對水分的要求。羅漢果的枝葉茂盛,植株營養(yǎng)面積大,花期和掛果的時間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第四,羅漢果對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除砂土、黏土以外,黃壤、黑壤均宜,特別對含腐殖質深厚的土壤為好。宜選擇上有樹林、竹林的山腰東南坡為好。
二、繁殖技術分析
羅漢果屬短日照作物,每日只需7~8 h光照,喜濕潤多霧,要求空氣相對濕度75%~85%,雨量充沛、均勻,年降雨量1 900 mm左右,忌積水受澇。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深厚且濕潤的土壤。羅漢果傳統(tǒng)的育苗方法是壓蔓繁殖法,這種繁殖方法的缺點是病蟲害易隨種根傳到下一代,造成減收或無收的情況。隨著科技人員的研究,扦插苗繁殖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大量應用于生產,得到果農的一致認可,同時開創(chuàng)了羅漢果生產種植的新模式,插苗繁殖技術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因此得到快速推廣,而且克服了壓蔓繁殖和組培繁殖的缺點。具有簡單易行、開花早、產量高的優(yōu)點。
1.建立采穗圃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戶會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且排灌良好的田地作為采穗圃,采穗圃的母本一般會選用脫毒青皮果組培苗種植,同時選用防蟲網(wǎng)大棚栽培技術。采用防蟲網(wǎng)大棚的作用是防止蚜蟲傳播病毒病,具體流程是在定植完成后,按照順序對扦插苗做好編號。
2.株系繁殖及方法
待采穗圃苗木生長到0.5 m左右,按編號留一節(jié)一葉,每株一小區(qū)扦插繁殖,采穗圃苗木繼續(xù)按正常生產管理至開花結果。繁殖方法:取一節(jié)帶一葉半木質化的藤蔓做插穗,在生根誘導劑中將插穗基部浸泡30~60 min后撈出,等插穗表面沒有滴水時,將插穗扦插在脫毒營養(yǎng)基質苗床中培養(yǎng),在扦插的第1 d和以后的每5 d均要使用促根營養(yǎng)劑1次進行促根,直到生成根苗為止。在扦插培養(yǎng)過程中,可使用枯草芽孢桿菌肥和核苷酸作為促根營養(yǎng)劑加快根系生長。
3.生產用苗繁殖
對于生產用苗的選定,一般根據(jù)采穗圃植株掛果情況,選擇掛果性能佳、果形美觀、個頭大、無病毒特征的健壯植株作為來年繁殖用苗的選料,其余不符合要求的將被淘汰。一般育苗時間選擇在9—11月,采用單芽一葉一芽扦插法,選用無滴膜大棚進行繁育,育苗期間大棚內溫度應保持在25 ℃左右,濕度80%~90%,并用1 500倍的惡霉靈對大棚消毒。為了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選用育苗杯繁殖,在育苗繁殖中選用脫毒營養(yǎng)基質代替營養(yǎng)土,減少病害傳播。當室外溫度較高時,應及時采用遮陽網(wǎng)遮蓋大棚并及時通風保證其生長環(huán)境良好。
4.親本保留
一般第二年的繁育用種材料會選擇在當年的4月下旬至5月初在采摘棚內選取生產用苗的苗尖,并在防蟲大棚內扦插。
三、生產管理技術要點
1.加強肥水管理
1.1 追肥
羅漢果扦插苗在生產上應選擇土層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田塊種植,由于扦插苗開花結果時間早,能有效避開正常苗木發(fā)生病毒的高發(fā)期。羅漢果喜水喜肥,可根據(jù)苗木種植的具體情況及長勢合理控制施肥,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勤施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盡可能提早增加葉面積,提早掛果,爭取提高產量。
1.2 水分管理
在水分的管理上,羅漢果的整個生育期間園地應保持土層濕潤。因為羅漢果喜濕潤,上棚前應合理控制棚內濕度,同時還要防止洪水漬水停留。若7月后天氣干旱,則需要淋水或灌跑馬水濕潤園地,灌水應在清晨進行,避免出現(xiàn)大量裂果。
2.合理留果
留果是為了保證奪取高產,由于羅漢果扦插苗的童期較短,掛果時間早,在保證果實質量的前提下,應保證掛果蔓不超過16條;一般要求掛果節(jié)位在三級側蔓的第10~15節(jié)以外,留果批次按第一批80個左右,第二批50個左右。間隔20 d留果,可以有效緩解營養(yǎng)供求,提高優(yōu)質果比例。
3.綜合防治病蟲害
羅漢果的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根結線蟲病、蚜蟲、紅蜘蛛及果實蠅等。其中,根結線蟲病和病毒病的危害最大。羅漢果扦插苗的扦插材料不能有效脫毒,所以會導致苗木易帶病,因此在育苗時應要求操作人員做好消毒,佩戴消毒手套及使用工具嚴格消毒,消毒藥液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每剪完一株工具消毒一次,防治病菌交叉感染。在病蟲害的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yè)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對地塊的選擇保證無病源,加強田間清潔,科學有效施肥,盡可能多施用腐熟有機肥,少用農藥和化肥。由于羅漢果的培育是脫毒苗,在生長期病害較少,但在上棚后生長速度加快,高溫多雨,極易誘發(fā)病蟲害,在這種情況下每667 m2使用嘧菌酯50 g、鹽酸嗎啉胍50 g或病毒克300倍液等藥物每5~7 d噴施1次,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根結線蟲病是羅漢果最主要的病害,首先從根尖開始,隨著根節(jié)的生長,線蟲也在反復地侵染,眾多蟲癭聚集在一起影響羅漢果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在根結線蟲的影響下,羅漢果的植株出現(xiàn)缺水或脫肥的狀態(tài),葉片由綠慢慢產生黃斑,自下而上開始逐漸掉落,輕則推遲開花結果,果實稀少,果頭小,重則根系腐爛,植株枯萎死亡。根據(jù)生產實踐和試驗,可以每667 m2使可用5%噻唑磷顆粒劑或線蟲必克粉劑0.5 kg與種植坑基肥混合穴施,種植后60 d再補施1次,防治效果非常明顯。
4.加強果園覆蓋
通??梢赃x擇用腐植樹葉、雜草、農作物秸稈等覆蓋全園和果盤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以此達到保水、降溫、增加有機肥、改善果園土壤結構等的效果,同時也可有效減少羅漢果果實裂果問題,在保證果實質量的同時增加果實產量。
四、結語
種植羅漢果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通過對其扦插苗繁育及管理技術的研究,能有效解決傳統(tǒng)培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保證羅漢果果實質量的同時,提高果實產量,從而獲取更好地經(jīng)濟效益。希望通過本文論述,可以為廣西永福縣羅漢果栽培提供經(jīng)驗借鑒與參考,充分發(fā)揮其植株產業(yè)的作用,推動區(qū)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善種植戶的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