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怎么種植能高產?馬鈴薯優(yōu)質高產種植技術詳解
惠農網·農技學堂
15974人閱讀
土豆痔瘡病是生產中的重大難題,一旦發(fā)生,土豆的產量和品種迅速下降,給農戶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土豆痔瘡病重在預防,從開始下種時就要做好預防措施。
土豆瘡痂病是細菌性病害;在堿性沙壤土中塊莖生長時容易產生傷口容易發(fā)病;若在塊莖生長期時空氣濕度低的情況下發(fā)病嚴重。
土豆瘡痂病菌能夠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其中病薯是主要最初原始侵染源。開花時馬鈴薯迅速進入幼果膨大期,表皮幼嫩易被菌源侵入,并且在膨大時與土壤摩擦會形成大量傷口,特別是砂壤土更易擦傷薯塊,病菌趁機從傷口侵入,然后快速繁殖、擴散,進而形成瘡痂面。
土豆瘡痂病一定要做好提前預防措施,才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不要非等上病后才想起應該提前預防,損失慘重,追悔莫及。
對于還沒有開始種植土豆的地區(qū)我們要做的預防措施:
(1)下底肥時,施用奧農樂微生物菌劑(可與有機肥、農家肥、化肥混合施用),按每畝50-60公斤使用,可穴施、溝施、或撒施(需深翻)。
(2)下種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噴施定植溝,藥液對準種塊噴,以達到種塊消毒、修復傷口的作用;
(3)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5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
(4)現(xiàn)蕾期(或下種60天后)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豐素600倍進行葉面噴霧,可同時進行滴灌或沖施;
(5)3、開花數量占1/3時滴灌或沖施。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豐素600倍,滴灌或沖施,可同時進行葉面噴霧。若等到謝花后再用藥,此時的土豆已經進入膨大期長到鵝蛋大小了,細菌已經侵入,后期防治困難。中草藥制劑能夠直接殺死潛藏在土豆植株內的真細菌,而且能夠將葉面吸收的有效成分傳導至根系,殺菌的同時能夠營養(yǎng)復壯。土豆長勢好,表皮厚實,抗病能力強,不易患瘡痂病及其他常見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