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怎么養(yǎng)殖?做到這五點讓它花開不斷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3368人閱讀
我想盆景大家都知道,盆景栽培最難的不是是否能種活,是如何打造盆景造型,據(jù)小編了解,市場上造型很好的盆景,價格都非常昂貴,那么我們如何制作盆景造型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云南松盆景栽培造型養(yǎng)護管理技術。
云南松,俗稱飛松、長毛松,松科松屬常綠大喬木,拉丁名:PinusYunnaensiS。樹皮褐灰色或紅褐色,裂成不規(guī)則鱗塊狀或龜甲狀,少有呈堆積狀脫落的。冬芽紅褐色,3針一束,具葉鞘,葉長10~35厘米,柔軟。球果錐狀卵形,種子具翅翼,便于風媒傳播。
一、分布狀況
云南松多分布于西藏東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貴州西部及西南部、廣西北部,是西南地區(qū)的主要鄉(xiāng)土樹種。多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3200米地區(qū),為喜光性強的深根性樹種。適應性強,耐冬春干旱氣候及瘠薄土壤,能生于酸性紅壤、紅黃或微石灰石土壤中。在肥潤、酸性砂質壤土、排水性好的北坡或半陰坡生長最好。
二、馴養(yǎng)栽培
云南松的栽培歷史,有據(jù)可考的時間是1922年,當時在麗江民間已有普遍栽培的習慣。但一直停留在抹殺自然的曲物形體“造型”階段。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盆景造型,毫無疑問受’99世博會的影響與啟發(fā),受惠于現(xiàn)代網(wǎng)絡的發(fā)展,更與云南省盆景賞石協(xié)會的帶動分不開。
云南松的生長與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以2000米的海拔為例,1月初至1月中旬,松芽開始膨大,隨著時間的推移,生長加快,2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生長最快的時候。而1~5月正值云南干旱少雨季節(jié),在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云南松卻迎來生長旺盛期,可見其耐旱的特性多么顯著。
云南松的根系由垂直向下的主根和多級分支的側根構成,呈蘿卜狀,其主根可達2.5米以下的土層,而側根呈水平狀伸展。在云南松根系的生長過程中,還伴有菌根生長。菌根是土壤中的真菌與云南松幼嫩吸收根形成的共生體,寄生于云南松根系上。龐大的菌體增強了根系對土壤養(yǎng)分及水分的吸收能力,促進了云南松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和抗旱能力。
馴養(yǎng)栽培云南松,宜在休眠期進行,即10月份到來年1月份,帶土球假植于地上,時間為1年。之后重新上平口育樁盆,宜用酸性砂質土,以利排水。伏盆兩年,旨在育根、逼芽。根據(jù)植物頂生優(yōu)勢原理,進行逼芽或失枝回縮作業(yè)。
三、病蟲害防治
云南松蟲害多,有柳杉毛蟲、思茅松毛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害多以白粉病、煤煙病為主。根據(jù)成熟而安全的經(jīng)驗,每月噴1次氧化樂果加托布津或多菌靈。用量為1噴壺水加2蓋氧化樂果,多菌靈酌量。也可用石硫合劑或吡蟲啉。有些參考書中,大量介紹用敵百蟲、敵敵畏防治云南松病蟲害的經(jīng)驗,但我個人的教訓是禁用這兩種農藥。
四、兩個變種
一般認為,云南松有2個變種,一是細葉云南松,二是地盤松。
五、造型方法
云南松假植育樁盆時,應選用平底,深淺適中的盆。伏盆2年,即完成育根、逼芽育樁期。這段時間內要促其充分發(fā)育,長出四面輻射的根系,并進行調節(jié)失枝的回縮作業(yè)。民間民諺有:干發(fā)根,濕發(fā)葉之說。因此,合理有效的控水是關鍵。 造型有破干拿彎和開槽拿彎以及不破干拿彎造型方法。無論用何種方式,首當其沖的是應該遵循中國畫理中“四歧法”的理論:重勢、重氣、重態(tài)。要達到這一效果,需做到:樹必先其干,干立加點成茂林。轉述成現(xiàn)代漢語:要做好盆景,必須先把主干拿彎到合理的位置,才能做枝條。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反之,主干不變,枝條的任何變化都毫無意義。
不是小編瞎說,好看的盆景真的不便宜,各位如果對盆栽栽培感興趣,可以說說小編分享的云南松盆景栽培造型養(yǎng)護管理技巧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