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的養(yǎng)殖周期是多久?
惠農網·農技學堂
15116人閱讀
白底板病是甲魚養(yǎng)殖過程中的一種病,根據各內臟器官表現癥狀的不同可分為消化系統病變、肝臟病變、肝臟嚴重水腫三種類型,根據各內臟器官病癥表現又可以分為病原性白底板、藥源性白底板、食物性白底板三種類型,接下來小編就來具體說說三種白底板病及防治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一、發(fā)病原因
1 病毒性病原原發(fā)性感染。
2 所投喂的飼料不新鮮。
3 飼料營養(yǎng)成分單一。
4 養(yǎng)殖環(huán)境條件差。
5 從外地引進帶病的親、幼甲魚。
二、甲魚白底板病的癥狀與分類
1 甲魚白底板病的癥狀
底板蒼白無血、虛弱無力、體型呈水腫狀,病情嚴重的會出現失明現象。
2 甲魚白底板病分類
2.1 根據各內臟器官表現癥狀的不同可分為消化系統病變、肝臟病變、肝臟嚴重水腫三種類型
2.1.1 癥狀表現
2.1.1.1 消化系統病變
胃部穿孔或腸道壞死,比如說腸道萎縮、腸壁環(huán)死、腸壁壞死松軟無血絲、生殖器脫出體外。
2.1.1.2 肝臟病變
病情比較輕的甲魚肝臟為土黃色,嚴重的則為土灰色,膽囊腫大、脾臟顏色深且縮小。
2.1.1.3 肝臟嚴重水腫并呈現花肝,膽囊腫大,口腔吐血癥狀。
2.1.2 防治方法
2.1.2.1 規(guī)范用藥、保健護理。
2.1.2.2 改善水質,切勿盲目用藥。
2.2 根據各內臟器官病癥表現又可以分為病原性白底板、藥源性白底板、食物性白底板三種類型
2.2.1 病原性白底板
膽囊腫大、腸道壁血絲明顯、有口腔吐血的癥狀。
2.2.2 藥源性白底板
肝臟嚴重腫大或縮小,呈水腫樣。
2.2.3 食物性白底板
消化道有穿孔或潰瘍病灶,腸道壞死。
三、甲魚白底板病的預防
1 在引進親、幼甲魚時需做好檢疫工作,避免引進帶病親、幼甲魚。
2 改善水質,定期做好排污、水體消毒措施。
3 保持干凈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
4 增強甲魚體質,可以喂養(yǎng)一些營養(yǎng)藥物,比如說電解多維、產酶益生素、保肝靈等。
5 使用優(yōu)質的配合飼料產品。
四、甲魚白底板病參考治療措施
1 病原性白底板病參考治療措施
1.1 內服
慶大霉素3g/kg、諾氟沙星3g/kg、電解多維3g/kg、維生素(K3)3g/kg、維生素C2g/kg、保肝靈5g/kg、葡萄糖8g/kg,連續(xù)服用5-7天,等七天后服用內服電解多維3g/kg、維生素(K3)3g/kg、維生素C2g/kg、保肝靈5g/kg、葡萄糖8g/kg,連續(xù)服用7天。
1.2 外用
部分換水、潑灑粒粒氧、底質改良劑、碘制劑等。
2 藥源性白底板
內服:電解多維3g/kg、維生素(K3)3g/kg、維生素C2g/kg、保肝靈5g/kg、葡萄糖8g/kg、膽利平2g/kg、速效強肝寶(武漢金谷)3g/kg。
3 食物性白底板
內服:電解多維3g/kg、維生素(K3)3g/kg、維生素C2g/kg、保肝靈5g/kg、產酶益生素2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