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培土后如何踩秧?什么時候踩秧?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60783人閱讀
黃花參,學名黃花倒水蓮,全身都是寶的黃花參,一年四季都可采收鮮葉、嫩莖、細根等配合雞、骨頭等配料做菜、夏、秋采收根或莖、葉,曬干,制作黃花參茶,黃花參酒等,有著良好的市場價值,那么黃花參如何栽培呢?
一、園地選擇
宜選擇亞熱帶溫暖濕潤的氣候區(qū)域,海拔1150~1650m,山坡疏林下或溝谷叢林中,土層深厚,質(zhì)地潮濕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的壤土為宜。由于黃花參是陰生植物,忌選擇干旱及強光地帶種植。
二、苗木培育方法
2.1 種子繁殖
入秋后,采收成熟的種子后通風晾干,去除雜質(zhì),貯藏于布袋置于涼爽處。每年2—3 月進行播種,選擇土層厚、肥沃砂質(zhì)土壤,耙細整平,播種前先澆透地水,種子與細沙混勻,再均勻撒種或株行距5cm×20cm 點播,用細沙土覆蓋,蓋草,澆水,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種子發(fā)芽生長的最佳溫度為10~26℃,注意保溫保濕。幼苗出土時,立即掀草并搭棚或插樹枝進行遮蔭護苗。
2.2 扦插繁殖
2.2.1 露地扦插
露地整廂,廂面包溝1.2m,每年3—4 月進行扦插,選1~2a 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截成枝條15~20cm,留3~4節(jié),保留1~2 片葉,綁成小捆,基端浸入0.05mL/L ABT3 號生根粉溶液2~3min,或1mL/L NAA 溶液中快蘸后扦插。按株行距3cm×5cm 斜插入土,深度為5~7cm,露出地面上2~3 個節(jié)眼,按緊土壤,使枝條與土壤充分接觸,澆透水,最好選擇在樹蔭下扦插,并用薄膜覆蓋,露地苗床扦插時需搭棚遮蔭。
2.2.2 盆中扦插
應放在蔭棚底下進行養(yǎng)護,經(jīng)常保持苗床濕潤。扦穗后30d 左右,扦穗生根,并開始萌芽,成活后,松土除草,適時追施稀薄人畜糞水,促進幼苗生長。
2.3 組織繁殖
選取當年生的帶芽莖段,先用75% 酒精處理25s,再用0.1% 升汞處理5~8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4~6 次,再進行初代培養(yǎng)、增殖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之后移苗、煉苗,從而大規(guī)模快速生產(chǎn)黃花參苗木。
三、開墾整地、定植時間及規(guī)格
自然林林下人工開墾種植帶, 疏選大樹, 雜草等,留樹林郁閉度0.4~0.7 比較合適。種植平臺帶開寬50~60cm,長度依山勢因地制宜定數(shù),開好排水溝,規(guī)劃做好耕作道等。春季2—3 月,秋季9—10 月都可以種植,以“立春”前后為最適。當苗高20~30cm 時,按行株距25cm×25cm 進行移植,667m2 土地需要種苗110 株左右。
四、田間管理
4.1 合理施肥
夏、冬季各施1 次草木灰或煙骨肥、腐熟有機肥;施肥方法是樹冠滴水線下直接撒施后覆土。
4.2 水分管理
黃花參是陰性植物,怕干旱和強光,做到旱能灌,濕能排,夏秋季多澆或噴水降溫。其他季節(jié)視情況而定,覆土蓋草,保持土壤濕潤。
4.3 修剪
根據(jù)采收目的不同, 若以采葉為主, 可以離地40~50cm 處定干、短截長枝,促發(fā)多分枝;若以采根為主,則不修剪。
五、病蟲害防治及采收
5.1 病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葉枯病。根腐?。涸缙跒楹ΠY狀是根系變褐、腐爛、壞死;葉柄基部發(fā)生褐色,星斑點狀腐爛,有時成棱形或橢圓形,最后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早拔除病株,燒毀,發(fā)病初期用40% 多菌靈800 倍液進行噴灌,隔7~10d 再噴1 次,連噴2~3 次。葉枯病:發(fā)病開始從樹干下部先發(fā)病,向上蔓延。葉片中心部開始有圓形小斑點,不斷擴大,最后葉片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選用代森錳鋅800~1000 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隔7d 再噴1 次,連續(xù)2 次。
5.2 蟲害
主要蟲害有白蟻、蚜蟲和卷葉蟲。白蟻:在4—5 月份,主要危害根部,防治可選用煙骨肥撒施樹冠滴水線下蟻巢處覆土。蚜蟲:在5 月底6 月初,危害嫩葉,防治可選用40% 樂果乳劑2000 倍液噴殺,隔7d 再噴1 次,連噴2 次。卷葉蟲:在5—6 月,危害嫩葉,藥劑防治可選用1500mg/kg 敵殺死,相隔5~7d,連續(xù)2 次。物理防治:園區(qū)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殺死部分成蟲,減少蟲源。吉山花瑤
5.3 采收
種植當年可以采收鮮葉,花,做菜,3~5a 后,夏、秋季采收根、莖、葉,花,種子,洗凈,鮮用或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