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豬技術分享:小蘇打在豬場種的8個妙用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695人閱讀
養(yǎng)豬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因此我們在養(yǎng)殖過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治療技術,一來可以自己進行治療,減少就醫(yī)成本,二來還可以積累養(yǎng)殖經(jīng)驗。下面就來說說豬病的八項治療技術。
1、 高燒不退——把退燒藥注入大椎穴
方法:大椎穴在豬兩肩胛骨前角連線與背中線交點處,垂直刺入3-5cm,注藥即可。
2、 各種病菌、病毒及混合感染——卡耳穴埋藥
方法:卡耳穴在豬耳朵背側中下部避開血管處,左右耳均可,用寬針或其他利器平刺入皮下并擴刺成一個皮下囊,將1-2小粒(綠豆大小)白砒或蟾酥塞入囊內(nèi)即可。
3、 各種頑固性拉稀——注藥后海穴
方法:后海穴(交巢穴)在肛門之上,尾根之下的凹窩正中,將尾巴提起,照準穴位向前上方(與脊椎平行)刺入針頭1-5cm,注入相關止瀉藥即可。
4、 嚴重的喘氣咳嗽——注藥蘇氣穴
方法:蘇氣穴在兩肘突連線與背中線交點處,垂直刺入3-5cm,注藥即可。
5、 健胃助消化——注入增食穴
方法:增食穴1:位于兩耳根后偏下凹陷處注藥(如VB1)即可。
增食穴2:豬后肢外側膝蓋骨后下方3-6cm處的凹陷中(即后三里穴)刺入2-3cm注藥即可。
6、 豬腿瘸——前肢搶風后肢大胯穴注藥效果好
方法:搶風穴——牽制肩關節(jié)正后方的肌肉凹陷中注藥,最好在患肢側。
大胯穴——后肢髖關節(jié)前下方的凹陷處,注藥患肢側。
7、 各種發(fā)燒性疾病促藥效方法——放血
方法:穴1:耳尖:耳廓背側中下部耳邊之血管上,刺出血。
穴2:山根(人中):豬拱咀上彎曲部的褶皺正中,刺出血。
穴3:鼻梁:兩鼻孔之間,鼻中隔正中,刺出血。
穴4:尾尖:豬尾巴尖上刺出血。
8、 各種脫水的搶救技術——補水術
(1)飲服或灌服口服補液鹽水,仔豬按每公斤體重15me,每日4-6次。
(2)黃柏100-200克煎水300-500ml灌腸。
(3)靜脈輸液法,小豬不宜操作。
(4)腹腔注射補液法,小豬適宜。
部位:恥骨前緣,即倒數(shù)第二個奶頭旁開1厘米處,左右均可。
方法:助手手握小豬兩后肢提起,腹部面向術者,注射部位消毒后,刺入針頭2-4cm深,檢查無誤即可注射補液。
以上就是豬病八項治療技術,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養(yǎng)殖肉豬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