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嫁接用什么砧木?花椒具體要怎樣嫁接?
惠農網·農技學堂
6501人閱讀
青花椒耐旱怕澇、喜溫喜鈣,其根系為肉質且垂直分布淺、水平分布范圍廣,因此對土壤要求較高,要求通氣利水、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青花椒水肥管理技巧。
水肥管理
青花椒的萌芽、抽梢、開花、結果等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要不斷地吸收水分和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青花椒對水分的要求不高,過多的水分會引起根系積水,供氧不足而大量死亡從而導致青花椒植株死亡。灌水應根據降水情況和土壤濕度來決定灌水量的多少。施肥是青花椒綜合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把握好正確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時間是實現青花椒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在青花椒施肥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因樹制宜、因時制宜”,注重“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看樹施肥”的原則,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最大經濟效益。
新梢萌發(fā)期
6月-7月隨著花椒的采摘,大部分枝條已經修剪根系少,對水肥的吸收能力較弱,對自然環(huán)境抗性低,需要樹干提供大量的營養(yǎng)幫助根系生長和新梢萌發(fā)以及新發(fā)枝條的生長。建議以高氮型大量元素肥+中微量元素施肥,選擇降雨前后以大量元素水溶肥足量施肥,同時結合大量有機肥和菌肥,能有效的提高肥效利用率和保水透氣性。注意此次施肥應根據氣候條件進行,如遇高溫天氣建議在花椒采摘前10天左右施肥。
枝條老化期花芽分化期
9月中旬-10月花椒枝條逐漸老化形成花芽?;ㄑ啃纬芍饕c磷元素有關,但適當的鉀元素可以降低氮元素的吸收,促進枝條老化和花芽的分化。因此此時適量的氮元素、大量的磷元素和鉀元素肥料的使用對促進枝條老化,促進花芽形成和分化發(fā)育具有很好的效果。此時根系發(fā)育及吸收能力都較好。建議以高氮型大量元素肥+中微量元素肥,選擇降雨前后以大量元素水溶肥一定量施肥。
生理落葉期
11月-12月溫度降低后,青花椒的應激反應會促進老葉的脫落進入休眠,但是土溫在5℃以上時根系還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此時一定量的養(yǎng)分補充能提高樹干的養(yǎng)分貯存量促進來年的枝條和花芽發(fā)育,增強冬季的抗逆性。又因芽體進入休眠,一定量的施肥不會導致芽體在冬季萌芽造成減產。建議選擇降雨前后以復合肥一定量基施,同時結合大量有機肥和土壤調理劑同步施入。
萌芽期
2月-3月中旬芽體開始萌動,芽體對碳、氮養(yǎng)分需求量較大,適量需求磷元素和其它中微量元素,主要吸取樹干前一年貯存的養(yǎng)分,根系具有一定的養(yǎng)分吸收能力。建議以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施肥,選擇降雨前后以大量元素復合肥少量施肥。
果實膨大期
4月上中旬-5月中旬青花椒樹根系活力強、吸收能力好,果實發(fā)育進入營養(yǎng)積累過程,對碳、磷、鉀、鈣元素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時還需要中微量元素的迅速補充。需要人為補充的元素量較多,以促進果實的營養(yǎng)積累和樹干的營養(yǎng)積累。建議以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施肥,選擇降雨前后以大量元素復合肥足量基施。
施肥方法
施肥時應在樹冠投影(滴水)處撒施或穴施,不要將肥料堆施在樹干底部,不僅不利于肥料的吸收還容易引起肥料小范圍內濃度過高出現燒根、燒苗的現象。對封行或密植的椒園可在行間、株間淺施,最好不傷或少傷大根。根據青花椒的生長情況以及土壤肥力情況、土壤保肥情況的差異性,其實際的施肥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施肥的標準應當以是否達到施肥標準為前提的目的性施肥,減少施肥不準確帶來的經濟損失。
土壤改良
1、適度翻土、熟化土壤;深翻改土是土壤管理的重要措施,在9月-11月結合基肥進行深翻。如果土壤為疏松深厚的沙質壤土則不需要深翻。
2、覆草:利用秸稈、雜草等覆蓋園區(qū),覆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蒸發(fā)量,涵養(yǎng)土壤水分;覆草可以減少地表溫度變化,有利于根系生長;覆草還可以起到免耕滅草的作用。但是覆草深度一定不能過高,過高會嚴重影響青花椒的光合作用,過多的草會和青花椒根系競爭養(yǎng)分。影響青花椒的生長。
3、增施生物有機肥及菌肥:利用生物有機肥、菌肥對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降低有害生物繁衍的原理。增施有機肥、菌肥能促進土壤疏松、保持肥水、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肥害、降低藥害、減少根腐病的發(fā)生。
因青花椒樹勢、各地氣候條件、生長環(huán)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等不同,以上介紹僅供參考。在大面積施肥時請先做小面積試驗,并根據當地的具體氣候條件調整用肥計劃。以上就是青花椒水肥管理要點,希望對您管理青花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