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幾月份移栽最好?
惠農網·農技學堂
4516人閱讀
很多農民在種植某一種食物時,一般都是采用輪作模式,輪作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有些食物輪作的話會對土地有影響,比如草莓這一種水果種植,那么你知道一塊連續(xù)種了五年以上草莓的土地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一、土壤成分變化
1、酸堿性變化
土壤分酸性和堿性兩種情況。對于鹽堿地,pH 值隨連作年限的增長而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每年使用堿性土壤消毒劑的原因,因此石灰粉和石灰氮都不適合用在堿性土壤和長期連作土壤里。其他研究也表明,長年種植草莓會導致土壤酸化,加大黃萎病等的發(fā)病幾率。
2、有機質變化
土壤有機質含量隨連作年限增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原因可能是偏施化學肥料;土壤速效磷含量隨連作年限的增長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連作會消耗土壤速效鉀,一直是下降趨勢;土壤堿解氮含量隨連作年限的增長而減小。由于連年的種植會使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條件變差,鹽漬化嚴重。土壤鹽度濃度高,不僅會導致土壤板結、通透性差,還會影響植物吸收,嚴重導致發(fā)生鹽害。
3、真菌和細菌變化
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草莓根際土壤細菌數量呈下降趨勢,而真菌數量隨連作年限增加呈上升趨勢,5 年后趨于平緩。
細菌/真菌比例高低及土壤轉化酶的活性, 其實也是看土壤是否適合作物良好生長的重要指標。據相關研究,細菌/真菌比值越高,草莓生長的越好,所以連續(xù)種植草莓5年以上,土壤的活性其實是在降低的,通俗點說,草莓會越來越不好種。
二、土壤四大改進措施
那隨著草莓種植年限越來越長,越來越不好種,有啥改進措施嗎?
1、改良酸堿性
這里分為酸性土壤改良和堿性土壤改良。堿性土壤以黃腐酸、水溶性有機酸等小分子酸作為改良劑效果較好,
酸性土壤改良:白云石和堿渣是兩種重要的酸性土壤調理劑,很多人也會用石灰來調理酸性土壤,同時在土壤消毒劑上也可以選擇石灰氮這類堿性化學藥劑。
2、土壤消毒非常重要
在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肥發(fā)酵悶棚,處理同時配套精量灌溉,可以有效消減草莓栽培中土傳性病害和葉部白粉病的發(fā)生,其中添加發(fā)酵后的菇渣后再進行高溫悶棚效果最佳。
3、不偏施氮肥
偏施化肥會導致土壤理化性狀下降,所以要有機肥+化肥結合一起施。大部分人會偏施氮肥,或者補充平衡肥比較多,因此土壤相對磷鉀含量會偏低,草莓生長中后期注意磷鉀肥的補充,特別是鹽堿地,應該多注意磷肥的施用。
4、提高細菌比例
微生物菌劑有直接或間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維持根際微生物區(qū)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質物質的作用。菌肥的種類也非常多,這里舉個具體案例,解磷類細菌肥料就可以把土壤中難溶性的磷轉化為作物可以吸收的有效磷含量。
微生物菌肥用量少,參照使用量:每畝通常使用500~1000g微生物菌劑。
以上就是關于連續(xù)種了五年以上草莓的土地情況的介紹了,其實也不是說不鼓勵農民輪作,有些食物輪作的話是會有好處的,不過再怎么種植,對土地的管理還是需要農民們多加費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