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蘗過多怎么辦?這三大解決措施需重視!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771人閱讀
水稻中期如何管理,水稻生長中期,農(nóng)戶們要對水稻進行水肥管理、還要曬田、防治病蟲害,從而保證水稻的良好生長發(fā)育。那么具體應該如何管理呢?
水稻中期管理四步走
①曬田復水后,根據(jù)田間稻草長勢,做到對長勢弱的地方針對性補施氮肥。同時在幼穗分化期施入穗肥,注意鉀肥的增施。以促進一、二次枝梗分化;同時鞏固分蘗、使莖稈粗壯。并且穗肥的施入也可以促進穎花分化,使穗粒數(shù)增加,同時可以減少下部節(jié)間、上部葉片伸長所引起的倒伏。最后,穗肥的施入還可提高結實率(水稻結實率是產(chǎn)量的重要構成要素,結實率對產(chǎn)量的影響僅次于穗數(shù),提高水稻結實率可直接增加穗粒數(shù),提高水稻產(chǎn)量),增加千粒重(千粒重是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g為單位)。要把控的是穗肥的施入時間。施入過早,容易引起倒伏;施入過晚,有可能會引起枝梗分化不良,從而導致穗小粒少,減少產(chǎn)量。建議的施入時間在倒二葉全展至倒三葉全展之間,具體因品種而有所不同。
②為了保證曬田的效果最大化,我們需要及時的開溝排水。曬田期間遇雨、積水則無法起到曬田的作用。幼穗分化開始時,復水的工作同步進行,不可缺水,要保證有水以供水稻穗分化的順利完成。抽穗開始時,田間要建立潛水層以確保生長所需,同時增加田間濕度;齊穗后做到干濕交替,以保證水分所需,提高根系活力、葉片光合作用、結實率和粒重。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田塊,可在灌漿一半時開始斷水,便于收割;對于二泥田,則在收獲前一直兩個星期開始斷水,沙田在收獲前一個星期斷水。
③曬田的作用在于:改變土壤理化性狀,調整植株長向;促進根系發(fā)育,抑制后期無效分蘗。還能控制下部葉片、節(jié)間的旺長現(xiàn)象,延緩根系衰老,提高結實率,降低植株高度,增強抗倒伏能力。曬田時,因地制宜,觀察土質、苗數(shù)、葉色、長勢、肥力這五點。如果土質黏重、苗數(shù)充足、葉色濃郁、長勢旺盛、肥力高,那么就要早曬,重曬;反之,則做到晚曬、輕曬。
④這段時間的病蟲害防治也要同步做到位。水稻紋枯病、螟蟲的防治,要及時觀察,及時治療,以免引起更多的損失。
以上就是水稻中期的管理要點,總的來說,水稻想要高產(chǎn),各個生長期的都不能忽視,做好相關措施以便后期的高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