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果蔬常見的10種必要元素的生理作用
惠農網·農技學堂
4894人閱讀
吉勝李怎么種植?吉勝李是吉林農科院近年來培育出的一個李子新品種,吉勝李既可以作觀賞性質也可以作商品果生產,下面主要了解一下吉勝李在遼寧鳳城山區(qū)的生長表現及豐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
1 實驗材料方法和結果
1.1生長地自然概況
園地建立在遼寧鳳城市草河開發(fā)區(qū)的大東溝村。地形山地,土類質地沙壤至輕壤,園地位于坡體中下部,屬森林棕壤,為林地經濟發(fā)展模式。
1.2試驗材料
2010年4月8日從吉林四平引購毛櫻桃砧2年生“吉勝李”嫁接苗165株,于次日以3m×4m 的株行距,按等高線定植于園地,另栽30株授粉品種“綏棱紅”。
1.3植株抗逆性物候期和生長發(fā)育觀察
從苗木定植到2016年,果園按常規(guī)生產要求,實施中耕、施肥、修剪、滅治害蟲。2012-2016年期間,對植株進行抗寒冷、耐旱性、物候性、果實性狀、結實量、樹體狀態(tài)進行調查。
1.4生長結果表現
“吉勝李”在鳳城山區(qū),4月上旬萌動, 5月開花,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實成熟, 9月下旬落葉。果實雞心形,平均單果質量50~60g ,果實表面有紅暈,離核,品質中上等,常溫下貯藏期7~10d , 3年開始結果,6~7年生進入大量結果時期,平均單株產量 35~40kg ,折年每667m2產量2000~2200kg 。
7年生樹高2m ,冠幅1.8m ,花束狀和矮化率80%左右,屬矮化早實,豐產類李樹品種,極耐寒冷,在-32℃條件下無枝芽凍害,耐干旱能力強,在連續(xù)半月無雨情況下,能正常生長發(fā)育,抗病力強,無枝干和果實病害,主要害蟲為蚜蟲和食心蟲??傮w看,以毛櫻桃為砧木的“吉勝李”,具有早實、豐產、優(yōu)質、抗寒、耐旱、抗病力強等優(yōu)點,作為以果實為主要收獲目的或作觀光采摘、城市綠化,具有一定的栽植應用價值。
2 栽培技術要點
2.1建園
適宜質地為沙壤至中壤質,坡度為 10~15° ,坡向為南向、東南、西南坡向及東坡、西坡地塊建園,土層厚度應大于 50cm ,若土層過薄,應通過客土實現解決,山腳處若是低洼積水地塊不宜選用。砧木最好用毛櫻桃,因其矮化、早實、耐旱、豐產性好。株行距前期為2m×3m ,第 8 年再按 3m×4m 留株,余株移出或鋸除。授粉品種為“綏棱紅”或“長李 15 號”,株數不少于總數的 1 / 6 ,行混或株混。按坑穴深、寬不少于50cm ,向穴底施入枯枝、落葉、雜草,厚度 15cm 左右,其次填入農家?guī)驶毂硗?,厚?15cm 左右,上部為 15~20cm 厚的底土混農家肥。苗木根系不少于 6條長度不少于 20cm ,根須粗度大于 0.8cm ,莖干高度大于 70cm ,充分木質化,芽充實飽滿,無干枯,未萌動。苗木適宜定植時期為 4 月上旬或 10 月下旬至 11月初,定植深度為根須處低于坑表 2~3cm ,植苗后修土盤,澆足水并覆蓋 2~3cm 厚樹葉。
2.2控草施肥
2.2.1雜草控制
生長季的5-9月,為防止水土流失,對樹盤外自然長出的雜草應保留,7-8月的雨季,貼地表剎割,存留于地表并用少量土壓勻壓實。為避免雜草影響樹體生長,樹盤內的雜草,應及時鏟除,同時也疏松了土壤。
2.2.2壓綠肥和追肥
8-9 月果實采收后,隨樹冠擴大,距根部0.5~1.5m ,挖深為20cm 的環(huán)形坑槽,向內施入蒿草并用土壓實。每年 4 月上旬,樹盤內挖5~10 個深、寬為 10cm 的坑穴,向內施入 N 、 P 、 K 復合肥,施入量因結實量增多逐年增加,一般株施肥量為100~500g 。
2.3整形修剪和疏果
適宜樹形為自然開心形,樹高、冠幅2~2.5m ,主干高50~60cm ,在主干上端著生由上向四周分布3個主枝,其方位角120° ,在主枝上端著生3個主枝,每主枝兩側分生2~3個側枝,前后側枝距40~60cm ,主側枝高度70°~80° ,在主、側枝軸上分生樹組與枝條用于結果。苗木定植后,立即按60~70cm 高度定干,次年2-3月,選出3個方位角適合的枝做主枝,留40cm 左右長度中截,剪口下第1或第2芽留在下端便于開張角度,以后的2~5年內,每年均在2-3月選留主枝頭并中截。
第3~5年,注意選留側枝,剪留長度40cm 左右,剪口下第1~2芽留在下端。第2~5年的4-5月,枝條韌度較柔軟,用繩索拉開主枝及側枝角度并綁在主干上。對于主、側枝條發(fā)生的分枝,疏直主,留平斜,長枝不剪,使其緩和生長形成花芽結果。 5-6月,抹去直立過密枝梢,可以對延長枝頭留20~25cm 長度摘心。 6~7年生以后,主要解決枝條過密現象,疏剪掉過密的枝組及枝條,回縮衰老枝組及主側枝頭,使其更新復壯。第 5 年后若樹上結果過多,當果徑 1cm 左右時,對雙果、三果聚生的,疏摘掉小果、蟲果、畸形果,留一個大果、形正果,果實間距 4~6cm 。
3 主要害蟲防治
吸汁蟲主要是桃蚜、桃粉蚜、桃瘤蚜。葉受害后,葉片卷曲皺縮、枯黃直至掉落,嚴重削弱樹勢。在6-7 月,初發(fā)生時,連續(xù)噴藥 2~3 次既能有效滅殺,可噴灑50%辛硫磷0.05%濃度的溶液、 50% 敵敵畏 0.1%濃度的溶液或 10% 吡蟲啡 0.05% 濃度的溶液,前后次間隔期 10~15天;食葉害蟲主要有舟形毛蟲和美國白蛾,啃食葉片,削弱樹勢。 7月下旬至8月下旬,初發(fā)生時,及時摘除被集中產卵的葉片或分散的幼蟲;果實害蟲主要有李小、桃小食心蟲,以幼蟲鉆蛀于果核內,造成大量落果,嚴重降低產量。 6月下旬至7月上 旬,第一代卵出現時,可噴灑2.5%氧菊 酯0.033%濃度的溶液,隔8~12天再第2次噴藥;枝干害蟲主要是桃紅頸天牛,幼蟲鉆入主干內形成蛀道并將紅褐色糞便,碎屑排出,極易發(fā)現。 5-7月,經常檢查枝干,發(fā)現有蟲糞時,用細鐵絲鉤殺幼蟲或用注射器向孔內注入敵敵畏原液并用黃泥封孔,也可將磷化鋁片塞入蛀孔。
不知道各位李子種植戶有多少人接觸過這個品種,想了解這個品種怎么種植,那就來惠農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