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如何嫁接?山棗嫁接金絲王棗技術(shù)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6957人閱讀
甲口蟲又可以稱為灰暗斑螟,是一種為害棗樹開甲口(環(huán)剝口)和其他寄主傷口的害蟲,該蟲害會危害棗樹傷口組織,導致棗樹傷口無法完全愈合,從而使得棗樹長勢衰弱,嚴重時會導致棗樹死亡,近幾年滄州金絲小棗甲口蟲危害有加重趨勢,因此需提前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
1 形態(tài)特征
甲口蟲成蟲體長6~8毫米,全體灰色至黑灰色;卵橢圓形,長0.5毫米左右,寬0.4毫米左右;初孵幼蟲頭淺褐色,老齡幼蟲體長10~16毫米,前胸背板黑褐色,臀板暗褐色,腹足5對;蛹體長5.5~8.6毫米,初期為淡黃色,中期為褐色,羽化前為黑色。
2 發(fā)生規(guī)律
滄州地區(qū)甲口蟲1年發(fā)生4~5代,其中以第4代和第5代幼蟲在傷口危害處越冬。該蟲在第二年3月份開始活動,初開始化蛹,4月底開始羽化,5月上旬出現(xiàn)第1代卵和幼蟲,在9月下旬以后結(jié)繭越冬,第5代幼蟲于11月中旬越冬。幼蟲食量較小,有相互蠶食現(xiàn)象。老熟幼蟲在危害部附近隱蔽干燥處結(jié)白色繭化蛹,成蟲有弱趨光性,卵散產(chǎn)于甲口附近粗皮裂縫中,孵化后即分散取食。
3 防治方法
3.1 棗樹發(fā)芽前噴藥,減少越冬蟲源
結(jié)合冬季修剪,在棗樹棗樹落葉后和發(fā)芽前,刮出樹干及粗枝上的老粗皮,集中帶出園外燒毀或掩埋;在棗樹發(fā)芽前全樹噴1遍3~5波美度石硫合劑,減少越冬蟲源基數(shù),當然也可以在樹干上噴48%樂斯本(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300~400倍液等殺蟲劑進行防治。
3.2 甲口的保護
(1)甲口涂藥:棗樹開甲后2~3天內(nèi),在甲口內(nèi)涂抹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辛硫磷)50~1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00~2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200倍液,每隔7天涂藥1次,連續(xù)涂藥2~3次;甲口晾至15~20天后用潮濕土或沒有污染的泥將甲口抹平,再用塑料薄膜將甲口裹嚴,促進甲口愈合。
(2)甲口涂抹果樹傷口愈合保護劑:在棗樹開甲后對甲口涂抹果樹傷口愈合保護劑,涂藥時可用毛刷、板筆等對甲口涂抹,涂抹保護劑0.5~1小時后,藥劑即可封閉棗樹的傷口,這樣可以防止甲口蟲危害,促進果樹傷口愈合組織的增長、增大,又可封閉各類非厭氧菌,防止病害發(fā)生。
3.3 被害甲口補救措施
(1)橋接:橋接是補救甲口沒有愈合的一種有效措施,可利用樹下或甲口下方樹干上萌發(fā)的新枝條進行單頭橋接。如果甲口下沒有合適的萌發(fā)枝條,可以在其他樹上剪取健壯的1~2年生棗頭一次枝作接穗進行雙頭橋接;橋接成活后要及時施肥澆水,促進傷口愈合;橋接時間以棗樹萌芽期至7月中下旬最好。
(2)被害甲口埋土:如果甲口距離地面很近,可以切除沒有愈合的甲口上下壞死組織,露出新的嫩皮傷口,做好消毒措施,再用沒有污染的濕土堆埋在甲口周圍,促發(fā)不定根,有利于棗樹早日恢復健壯生長。
(3)甲口涂激素促愈合:對于棗樹開甲后甲口沒有愈合好,先用快刀刮開甲口去除蟲害,刮出幼嫩組織,使組織表現(xiàn)光滑,這樣有利于形成愈傷組織,促進愈合,之后用1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或20~3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液和泥抹平甲口,涂抹完藥劑后用塑料薄膜對甲口包裹保濕,促進甲口的重新愈合。
3.4 天敵保護
甲口蟲天敵主要有三斑花蟹蝽、褐螞蟻、棗螟絨繭蜂、點緣跳小蜂等,在日常管理中要保護和利用天敵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