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課堂:西葫蘆果期管理技巧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19895人閱讀
西葫蘆原產(chǎn)于美洲南部,在19世紀(jì)中期從歐洲引入栽培,目前世界上各地均有種植,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葡萄糖等,有著消暑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下面一起來看看西葫蘆的栽培技術(shù)。
1、品種選擇
在不同的季節(jié)選擇適合的品種,一般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品種。春天選擇產(chǎn)量高、耐寒、高產(chǎn)的早青一代,在大棚、拱棚中栽培,效益較高
夏季選擇耐熱品種,“秋冠”、“碧秀”,品種易生瓜、膨大快,耐熱。
2、育苗
選用早青一代品種。在大棚內(nèi)營養(yǎng)缽育苗,每畝用種量300克。浸種催芽至露白后播種,每缽1粒種,播后蓋1.5厘米厚疏松營養(yǎng)土,覆蓋地膜。出苗前盡量提高溫度,白天保持30~33℃。齊苗后適當(dāng)降溫,白天25~28℃,夜間8℃以上,白天注意通風(fēng),夜晚加蓋草苫。
3、定植
苗齡40天左右定植。每畝施腐熟土雜肥5000公斤、復(fù)合肥50公斤,深翻做畦,畦面寬100厘米,畦溝寬30厘米。每畦栽2行,株行距均為50厘米,栽后搭小拱棚,蓋草苫?;羁们懊荛]大棚,白天將小拱棚上的草苫揭去,以利于提溫促緩苗。緩苗后,白天將小拱棚膜及草苫揭掉,保持白天25~28℃,夜間10~15℃。大棚栽培自然授粉難,需進行人工授粉。瓜坐住后追施1次膨瓜肥,每畝施復(fù)合肥30公斤。根瓜要及時采摘,以后每采摘1次追施1次肥水。
4、病蟲防治
蚜蟲用吡蟲啉防治,潛葉蠅用阿維菌素加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蟲用菜喜、抑太保防治,葉部病害用殺毒礬、百菌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