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為什么開花不結果的原因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996人閱讀
最近有一些菜農(nóng)朋友咨詢問到,有沒有一些高效栽培模式,想合理利用自家的菜地,一年到頭都有錢賺,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早春茄子、夏秋生菜、秋冬青花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大家可參考學習。
1 三熟栽培模式
早春茄子10月中下旬播種,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上句采收;夏秋生菜6月上中旬播種,7月上中旬定植,8月底至9月上中旬采收;秋冬青花菜于7月底至8月中下旬播種育苗,8月底至9月中旬定植,11月中下旬至第二年2月采收。
全年每畝早春茄子產(chǎn)量4000多公斤、產(chǎn)值6000多元,夏秋生菜產(chǎn)量2000多公斤、產(chǎn)值2000多元,秋冬青花菜產(chǎn)量1500~2000公斤、產(chǎn)值4000多元。每畝總產(chǎn)值高達12000元以上,純收入8000元以上。
2 早春茄
2.1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耐低溫弱光、抗病抗逆性強、符合市場消費習慣的黑亮長棒形或長條形茄子品種,如黑驃、黑長龍、長野狼、艷麗長等。
2.2田間管理
茄子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多重覆蓋。定植后至緩苗前(7天左右)少通風,溫度白天28~32℃、夜間15-18℃。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夜間不關棚;30℃以上時,撤去大棚裙膜,加蓋遮陽網(wǎng)。
定植后及時澆水,緩苗后每畝穴施尿素3公斤和25%茄果類復合肥15公斤。門茄開花前適當控水蹲苗,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fā)育;門茄坐住后8-10天結合施追肥澆一次水,每畝穴施25%茄果類復合膽20-30公斤。為提高早期產(chǎn)量,必須及時整枝,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雙稈整枝方式,及時摘去老葉、病葉,生長過旺時摘除基部部分功能葉片,減少營養(yǎng)消耗。
3 夏秋生菜
3.1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耐高溫、耐抽薹、抗病抗逆性強、符合本地市場消費的散葉或半結球類生菜品種,如意大利耐熱耐抽薹生菜、美國大速生生菜、四季油麥生菜等。
3.2田間管理
生菜喜濕,需肥量大,全生育期要求肥水供應充足。定植后5-7天澆一次緩苗水,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以后每5-7天澆一次水,15-20天后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復合肥15-20公斤,中后期不可追施人糞尿,澆水也不可過量。夏季栽培生菜,有條件的地區(qū)宜搭棚遮陽或套種于瓜豆架下。
4 秋冬青花菜
4.1品種選擇
選用中晚熟、產(chǎn)量高、耐寒性強、蕾粒細、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如優(yōu)秀、綠嶺、梅綠90、圣綠、晚生圣綠、曼陀綠等。
4.2田間管理
青花菜喜肥水,適時施肥澆水是取得豐產(chǎn)的關鍵。水肥管理應遵循前后促、中間控的原則。生長前期每次每畝淋施腐熟糞尿水1250-150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追施2-3次?;ㄇ蛐纬善谥厥┓?,每畝施復合肥25~30公斤,加適量鎂、鈣、硫、硼肥等,并結合中耕培土。進入采收期,每次采收后施一次肥,每次每畝施復合肥15-20公斤。青花菜需水量較大,尤其在花球形成期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在雨季及時排水,以免引起爛根。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nèi)容,關于這種高效栽培模式,大家有哪些更好的建議呢?如果您愿意分享,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