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大講堂第217期】學習貫徹新修訂《科普法》切實履行新時代科普責任
惠農網·農技學堂
17758人閱讀
中華蘆薈怎么養(yǎng)?中華蘆薈又可以稱為唐蘆薈、中華蘆薈、象鼻草、斑紋蘆薈、草蘆葦,是阿福花科蘆薈屬的多年生常綠肉質植物,在學術界稱之為中國蘆薈或華蘆薈?;ㄆ谠?-8月份,果實為蒴果,三角形,長約0.8厘米,在中國云南元江地區(qū)、福建閩南和廣東沿海有一定面積栽培,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華蘆薈養(yǎng)殖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中華蘆薈植株全高約80cm,葉近2列簇生,肉質多汁,長15-35cm;花葶高達70cm總狀花序有花數(shù)10朵,花黃綠色;用吸芽繁殖,越冬氣溫需15℃以上,適宜盆栽和溫室種植。
2、蘆薈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卻是好種易活的植物。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松土質中,如果是一般的土壤種植,則可以在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當然如果能加入腐葉草灰就更加好了。蘆薈如果種植在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出現(xiàn)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現(xiàn)象,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則會使得土壤中水分和養(yǎng)分的流失,從而導致蘆薈植株生長不良。
3、中華蘆薈養(yǎng)殖過程中,澆水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境。在澆水時最好是使用深井水或雨水,如果使用自來水,最好是將自來水曬后再用。澆水后要注意松土,這樣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有利于發(fā)生新根。栽植后澆定根水是,一定要澆透,這關乎蘆薈是否能成活。同時蘆薈盆里最好不要長期積水,土壤濕度過高,會導蘆薈根部因為缺氧而腐爛枯死,一般每隔7天澆1次水就可以了,冬季則要控制澆水量,不然容易導致蘆薈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