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7600人閱讀
牛犢斷奶是養(yǎng)牛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然而多數(shù)肉牛養(yǎng)殖戶對此卻不加重視,其牛犢斷奶時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牛場的效益產(chǎn)出。今天小編詳細介紹一下有關牛犢斷奶的各種問題,希望對廣大肉牛養(yǎng)殖戶能夠有所幫助。
1、牛犢何時斷奶最佳
肉牛養(yǎng)殖戶一般多采用自然斷奶,即讓牛犢隨母牛哺乳直到自然斷奶,一般需要至少隨母牛哺乳6個月的時間才可以。牛犢隨著生長吃奶量會越來越多,而母牛的泌乳壓力則會越來越大,很多哺乳期的母牛都是瘦的一把骨頭架子,這種情況下母牛多會推遲發(fā)情時間,一些母牛產(chǎn)后半年甚至更長不發(fā)情的原因便是在此。
小編感覺牛犢提前斷奶對母牛產(chǎn)后的恢復,及快速進入下一個繁殖周期十分有必要,但也不要太過提前,一般3~4月齡完全斷奶最佳,具體需要根據(jù)牛犢體質(zhì)和環(huán)境等因素決定,例如牛犢體質(zhì)差或冬季氣溫低則可以晚一些斷奶,牛犢體質(zhì)強且氣溫適宜則可以早一些斷奶。
當然不少肉牛養(yǎng)殖戶會問,牛犢為何不能太早斷奶?肉牛并不以產(chǎn)奶為主沒有必要太早斷奶,若太早斷奶牛犢瘤胃還未發(fā)育完全難以對飼草、飼料進行完全消化吸收,這樣便難以充足獲取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進而則會影響牛犢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健康,不僅長得慢容易形成“僵牛”,而且抵抗力和適應性差容易發(fā)生各種牛病。
2、牛犢盡早開口補飼
牛犢盡早開口補飼十分重要,一來可以促進牛犢瘤胃發(fā)育,二來可以降低牛犢對母乳的依賴性,三來則可以為牛犢提供一定的營養(yǎng)。
牛犢到了10日齡前后便可以采用具有香味、甜味的顆粒料或精料(可選擇乳豬開口料)作為開口料進行誘食,牛犢通過對開口料的嗅、舔等行為形成進食反射,一般到了15日齡前后便可以采食50~100克開口料。亦有不少人說牛犢應用草料進行開口,小編認為不可取,最起碼牛犢20日齡前開口不宜采用草料,因為此時牛犢瘤胃尚未發(fā)育完全難以對草料進行消化吸收。
牛犢開口后則可以逐漸將開口料換成一般精料,并隨著牛犢的生長適當增加精料喂量。牛犢到了20日齡后則可適當喂一些草料,應以柔軟易消化的青干草為主,剛開始飼喂時最好適當加水進行軟化,牛犢開始采食草料后會刺激瘤胃及其網(wǎng)胃的發(fā)育,一般30日齡后每天便可以采食至少100克草料(干物質(zhì)量)。
牛犢可正常采食精料和草料后,開口補飼工作便基本完成了,以后只需要隨著牛犢的生長不斷增加精料和草料喂量即可。
3、牛犢斷奶方法介紹
牛犢斷奶可分為一次性斷奶和逐漸斷奶兩種方法,一次性斷奶即將牛犢與母牛突然隔開斷奶,其方法直接、簡單,但對牛犢的應激相對較大,適合5~6月齡以上的較大牛犢,而3~4月齡或者更小的牛犢最好選擇逐漸斷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將需要斷奶的牛犢與母牛隔欄分開,最好可以隔欄相見,每天3次將牛犢放入母牛欄進行哺乳,每次哺乳時間以1~2小時為宜,而后每隔2~3天減少一次哺乳。當哺乳次數(shù)減少至每天1次時,可再逐漸減少每次哺乳時間,一般3~5天后便可以讓牛犢停止哺乳。逐漸斷奶期間一定要逐漸增加精料、草料喂量,為牛犢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同時需要喂一些活菌制劑和電解多維,以增強牛犢的消化能力和抗應激能力。
4、牛犢腹瀉防治方法
牛犢斷奶期間應激反應大,抵抗力有所下降,加之不能完全適應獨立采食等等,特別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因此期間必須加強牛犢腹瀉的防治工作。牛舍需要勤打掃、多開窗通風及定期進行消毒,以減少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滋生與流行;牛舍溫度最好保持在12~25℃,當氣溫過低時應鋪設墊草,避免牛犢直接趴在冰冷的地面造成腹瀉;飼喂柔軟易消化的飼草飼料,禁喂劣質(zhì)、霉變及冰凍的飼草飼料,飼喂時做到定時定量、少喂勤添,并可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健胃藥物及微生物制劑,使牛犢保持良好的食欲和消化能力。
牛犢發(fā)生一般消化性腹瀉時,可以減少飼料喂量并予以一些健胃促消化的藥物;發(fā)生細菌性腹瀉時則可以選擇慶大霉素、硫酸粘菌素及磺胺類藥物等進行治療,注意盡量避免口服給藥,因為牛犢斷奶后需要依靠瘤胃內(nèi)的微生物對飼草飼料進行初步分解消化,口服給藥會對瘤胃微生物群造成一定的破壞;腹瀉嚴重的情況下則需要靜脈輸液,防止脫水、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平衡等。
以上就是關于牛犢斷奶的介紹了,其實對于這個斷奶問題,真的是問題多多,養(yǎng)殖戶們還是需要全面進行了解的。希望小編分享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廣大養(yǎng)殖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