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大講堂第217期】學習貫徹新修訂《科普法》切實履行新時代科普責任
惠農網·農技學堂
17758人閱讀
九葉青花椒怎么種植?九葉青花椒是眾多花椒品種中極具競爭力的早熟品種,并且富含人體中所需的銅、鐵、維生素C、錳等多種微量元素。今天咱們要學習的是重慶市榮昌區(qū)榮富花椒股份合作社所探索出的一套九葉青花椒1年栽種2年結果3年豐產栽培技術。
1 建園
花椒園位于重慶市榮昌區(qū)廣順街道工農茶葉產業(yè)社區(qū),園地選擇坡度25°以下的丘陵緩坡地,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坡度≥10°的挖魚鱗坑整地或筑水平梯地,保持水土。坡度在15~20°的,梯面寬度為3~4 m;坡度在10~14°的,梯面寬度為5~6m。
配套田間道路網絡、水利設施和灌溉系統(tǒng)等基礎設施,方便灌溉和生產管理。以定植點為中心,開挖定植坑1.0 m×1.0 m×0.5 m,0~25 cm內的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取出石塊等,每穴用5~10 kg腐熟農家肥和5 kg秸稈雜草,秸稈雜草與表土分層回填,腐熟農家肥與表土混勻回填,肥料與根系保持20 cm以上間距,以免燒根影響成活率。
2008年9月定植,行株距4 m×2 m,667 m 2 平均定植83株。選用一級苗木,根系發(fā)達,定植前對過長和受傷的根系進行修剪,并用黃泥漿根,保持水分。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頸略高于地面為宜,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培土用手或腳壓實,不要用鋤頭捶打,因根系沒有充分木質化,容易傷根,栽后灌足定根水。
主栽品種九葉青花椒適應性強,生長快,結果早,產量高,顆粒大,色澤青綠,麻味正,香味濃,含油高,既適合于鮮食,又適合于加工。
2 整形修剪
九葉青花椒屬于喜光樹種,發(fā)枝力強,樹冠容易擁擠,內膛光照不足。為了達到配備合理、骨架牢固、層次分明、枝條健壯、通風透光好、產量高、品質好的效果,采用了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整形,其特點是無中心主干,主干上均勻著生 3個主枝,每個主枝上著生2~3個側枝,側枝和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和結果枝。
栽植后,當苗木莖干高度達60 cm以上時,及時定干。定干高度50~60 cm,剪口下留飽滿芽,剪口距剪口下芽0.5 cm,剪口呈平斜面。上端10~20 cm 范圍的莖干為整形帶。苗木萌芽后,及時抹除整形帶以外的萌芽,以集中養(yǎng)分,促進整形帶內新梢生長。整形帶內選擇3個分布均勻的健壯新梢,長度達40~50 cm時摘心,將其確定為三大主枝來培養(yǎng),同時確保主枝間水平夾角約為120°,主枝開張角度50~60°,主枝間長勢均衡,整形帶內其余的新梢和萌芽適時全部抹除。主枝兩側選留2~3個分枝(宜選留斜平側或斜上側)培養(yǎng)成側枝,背下及背上的芽抹除。以此類推,每個側枝上再培養(yǎng)3~4個小側枝。主干、主枝、側枝構成樹體骨架,形成向四周伸展的自然開心形,3~5年完成,樹的高度控制在2 m左右。
1)幼齡樹的修剪。栽后第二年僅對主枝進行短截,其余枝條不進行短截,疏除密生枝、細弱枝、病蟲枝,保留強壯枝。
2)結果樹的修剪。以采椒季節(jié)修剪為好,有利于改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積累養(yǎng)分,充實花芽,促進分化和緩和樹勢,不易萌發(fā)徒長枝等。逐步疏剪多余大枝,對冠內枝條進行細致修剪,以疏剪為主,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密生枝、徒長枝,為樹冠內通風透光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對結果枝去強留弱,交錯占用空間,做到內外留枝均勻,處處能伸進拳頭,便于采收。對有生長空間的旺枝先輕短截,第二年去強留弱,培養(yǎng)成枝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對直立的秋梢,在基部10 cm處扭梢,并使枝條呈45°斜生長,抑制其長勢,促進老熟。
3 土肥水管理
花椒根系淺,雜草與之爭水爭肥嚴重,定植當年進行1~2 次中耕除草。以后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進行1次中耕除草。春夏季淺鋤,深度10 cm左右,秋季中耕在花椒采收落葉后適當加深。間種以豆科、綠肥作物等為宜,適時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用于樹盤覆蓋。
苗木成活抽梢后,可適量施肥。1~2年生幼樹以氮肥為主,勤施薄施,促進樹冠盡快成形。3—9月,1~2個月施用1次高氮復合肥,每株50 g兌清糞水5~10 kg。10月末重點施生物有機肥,每株1.5~2.5 kg。
土壤干旱,嫩枝出現(xiàn)萎蔫,應及時灌水,灌水量以濕透根系周圍的土壤為宜,可適量加入腐熟人畜糞,有利于保肥保濕。
4 花果調節(jié)
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花芽形態(tài)分化和花序抽發(fā)期間,用氨基酸水溶肥料25 mL+三十烷醇10 mL+硼酸+卞氨基嘌呤10 mL或用復硝酚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0 g+唑醚·代森聯(lián)(吡唑醚菌脂代森聯(lián))殺菌劑兌水15 kg噴施全株,促花、?;?。
4月上旬至5月上旬,花椒幼果形成、果實生長期,三十烷醇10 mL+高鉀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5 g+復硝酚鈉兌水15 kg+鈣肥+保護型殺菌劑+吡蟲啉+螺螨脂+吡唑醚菌脂代森聯(lián)+菊酯類殺蟲劑噴施保果,用三十烷醇10 mL+氨基酸水溶肥料25 mL+磷酸二氫鉀25 g兌水15 kg噴施,另加施高鉀高塔硝硫基復合肥壯果。
7月上旬至9月上旬,夏梢生長期,在枝條20~25 cm時,用愛壯+優(yōu)豐+鉀肥1 000倍液噴霧,縮短節(jié)間壯枝,促枝條老化。
10月中旬左右,枝條剛開始老熟時,可用優(yōu)豐10mL+必治25g或先正達秀特15 mL,1 000倍液全株噴霧,抑制養(yǎng)分消耗,促進花芽分化。
花椒葉面噴肥噴藥時特別注意,時間宜在晴天的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避開高溫時段。噴后4 h內遇雨應補噴。濃度要嚴格控制,高溫時濃度要適當降低,現(xiàn)配現(xiàn)噴,不可存放。均勻噴布在葉的背面和表面,噴量以葉尖即將滴水為宜。與農藥混合噴,按產品說明要求進行。
5 病蟲防治
對花椒為害較重的病蟲害有蚜蟲、鳳蝶、紅蜘蛛、吉丁蟲、炭疽病、煙煤病、葉斑病、腳腐病、枝枯病、銹病等,多在5月上旬—10月發(fā)生,視具體情況進行防控。
5.1 蚜蟲
在發(fā)生初期,可選擇斃克、阿立卡、吡蟲啉、艾美樂啶蟲脒、擊碎等及時防治。也可使用黃色粘蟲板,667 m 2 用15~20塊,懸掛高度1.5~2.0 m。黃色粘蟲板雙面誘殺,使用方便,效果好。
5.2 鳳蝶
一年發(fā)生3~4代,幼蟲個體較大,易發(fā)現(xiàn),以人工捕殺為主。發(fā)生嚴重時,可選用青蟲菌、蘇云金桿菌、毒箭、稻騰、康寬等噴殺。使用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成蟲效果更好。
5.3 紅蜘蛛、附線螨
紅蜘蛛主要為害花椒的春梢、秋梢,附線螨主要群集在葉背面為害。在花蕾期前選用斃害克+敵死可、螨危、旺特、刀刀紅、噠螨靈、晶體石硫合劑等防治。還可采用捕食螨進行生物防治,盡量少用農藥。
5.4 吉丁蟲
潛伏于樹干木栓層及皮層取食為害,影響樹體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幼蟲為害初期,樹皮變黑,用刀在被害處順樹干縱劃2~3刀,阻止樹皮被蟲環(huán)蛀,用80%敵敵畏20倍液或敵百蟲20倍液涂刷被害部表皮,用舊報紙蘸藥液包嚴被害樹干,再用薄膜包嚴扎緊,殺滅幼蟲效果好。成蟲羽化期用丙溴·辛硫磷30~50 mL+優(yōu)豐10 mL,1 000倍液噴施樹干至流藥液,防治效果均較顯著。
5.5 蝸牛、蛞蝓
在發(fā)生初期,于晴天傍晚、雨后天晴時,用四聚乙醛等專用藥劑撒施樹冠下或樹干周圍草叢中毒殺。
5.6 炭疽病
在嫩梢嫩葉發(fā)病前保護,發(fā)病初期防治。選用安泰生、好力克、拿敵穩(wěn)等噴施,15~20 d防治1次,連續(xù)2~3次。
5.7 銹病
有的年份銹病發(fā)生嚴重,影響花椒壽命。在嫩梢5~10 cm,選用必治、安泰生、先正達秀特、優(yōu)豐、好力克等噴施,20 d噴施1次,連續(xù)2~3次。
5.8 越冬病蟲害
用0.3~0.5°Bé的石硫合劑噴布樹冠,3~5°Bé石硫合劑噴土壤,減少越冬基數(shù)。用白涂劑(生石灰5 kg、硫磺0.5 kg、水20 kg)樹干涂白,防凍、防病蟲。
6 采收貯存
鮮花椒一般6月上旬開始采收,6月20日前收獲完畢。制干椒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完成采收,采種在 9月上中旬完成。
采收花椒一般與樹體回縮更新修剪結合,也可用手工或專用采果器采收。采摘花椒應選擇晴好天氣,避免雨天和陰天有露水時采收。樹下放一張厚薄膜,將花椒果枝輕剪輕放膜上,清除殘留枝葉。一株采摘完成后,收集輕放于筐中,不要擠壓,及時運出,即刻鮮銷或烘干貯存,減少椒油揮發(fā)損失,保證品質。
以上就是青花椒的栽培技術要點,想種植九葉青花椒的農戶可以先多參考其它地區(qū)的種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