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品種介紹及其栽培技術(shù)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4571人閱讀
在長江流域溫光資源充足的低山地區(qū),選用糯高粱進行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可以通過割穗實現(xiàn)糯高粱“一種兩收”,要知道頭茬糯高粱每畝產(chǎn)量為500-600公斤,再生的二茬糯高粱每畝產(chǎn)量為200-300公斤,這大大提高了糯高粱產(chǎn)量,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糯高粱割穗再生“一種兩收”技術(sh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一、選擇優(yōu)良品種
選擇近年來新育成的早熟雜交高粱新品種,如川糯粱1號、金糯粱1號,或瀘糯系列、晉雜系列雜交高粱新品種。
二、采取穴盤育苗
采用塑料穴盤育苗,每畝需100孔標準穴盤35-40張,播種時間以3月上中旬為宜,每穴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為0.5公斤。播種后將穴盤內(nèi)土壤噴水至足墑,然后用過篩細土將種子蓋嚴,搭建小拱棚,覆蓋農(nóng)用地膜保溫保墑。 種子出苗后注意澆水,根據(jù)天氣情況揭膜通風,以防高溫燒苗。齊苗后及時間苗補苗,每穴留2株壯苗,育苗后期結(jié)合抗旱,用稀釋的糞水或沼液潑澆,促進苗生長,同時注意通風煉苗,苗齡30-35天即可移栽。
三、提前覆蓋地膜
提前深翻炕垡,移栽前精細整地。按80厘米遠放線開溝施肥,每畝地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1000-1500公斤+復合肥50-75公斤+尿素10公斤。之后以溝心為中軸線起壟,壟高20厘米、寬40厘米,壟面略呈“龜背形”,土壤墑情適宜時提前覆蓋60厘米寬的地膜,以防跑溫跑墑。
四、適時合理密植
4月上中旬移栽,每壟移栽雙行。用打孔栽苗器,栽植密度應根據(jù)品種及土壤肥力、水肥供應情況靈活確定,一般每畝地栽植3000-3500穴,每穴留苗2株。栽苗后澆定根水,用細土封嚴洞口,以防跑溫跑墑、高溫燒苗。
五、加強栽后管理
1、適時追肥
苗移栽成活后,在兩行間打孔追施提苗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促苗生長健壯、整齊一致;頭茬高粱抽穗封壟前7天,重施拔節(jié)孕穗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復合肥15公斤,保證養(yǎng)分供充足;頭茬高粱收獲前追施催芽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使再生高粱盡快萌芽抽枝。
2、防旱防漬
干旱要及時灌水,促植株生長健壯;強降雨天,及時清理廂溝排積水。
3、注意防治蟲害
發(fā)現(xiàn)蟲害后,及時用甲維鹽、印楝素、苦參堿或蘇云金桿菌等安全、高效、低毒農(nóng)藥進行防治。
六、及時割穗再生
8月上旬前后,當頭茬高粱穗有九成轉(zhuǎn)色時,將帶1片葉用利刃割下,再生高粱在10月成熟
關(guān)于糯高粱割穗再生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