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方法:青枯病,是細菌性病害,本病發(fā)病初期地上部分雖表現(xiàn)為萎垂而葉片仍保持綠色,故名‘青枯’。病菌從寄主的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侵入后在維管束內繁殖,向上部蔓延擴展,使維管束變褐腐爛,莖,葉因缺乏水分的正常供應而產生萎蔫。最易感病的生育期在結果中后期,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質偏酸的田塊發(fā)病較重,大雨或連陰雨后驟然放晴,氣溫迅速升高,田間濕度大,熱氣蒸騰作用增大,更易促進病害的發(fā)生。防治方法1.提倡作物輪作,及時摘去老葉和撥除病株,2.葉面噴施龍克菌,多寧或加瑞農等,5-7天一次,連噴2-3次,用甲基硫菌靈加硫酸銅鈣灌根,每株灌藥液200-250毫升,7天一次,連灌3-4次,可緩解。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