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杰 ·高級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指導(dǎo)員
2019-12-28
你好,種植技術(shù)資料供你參考!1、選地整地。黃姜是一種塊根植物,喜氣候濕潤、陽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較均勻的環(huán)境。在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中生長良好。怕積水、忌連作。宜選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耕作層深25厘米左右)、肥沃、上層土質(zhì)疏松,底土層較堅實且透性較好的砂質(zhì)壤土田,或丘陵土層肥沃、疏松濕潤的平緩地種植。冬季深翻土25厘米左右,讓土壤過冬充分風(fēng)化,消滅土中病蟲害和促進土壤中養(yǎng)分的釋放,種前再犁耙一次,使土層松碎,地面平整。起畦高25厘米、寬120厘米。每畝施廄肥堆肥、草木灰混合肥料3000-4000公斤作基肥。2、選種栽種。在黃姜收獲時,選擇無病蟲害、個頭中等、完整無損的黃姜留種。塊莖繁殖為當(dāng)年10月初至次年3月底均可挖種,并一邊挖種,一邊將挖出的種子通過挑選,將一年生的健壯的塊莖栽培在已整理好并施有充足基肥的壟畦上。壟畦控制在1.2米—1.5米左右。在種莖栽培入士前,可用手掰成5厘米—10厘米小段,要求每段有2個—3個壯芽,掰好的塊莖要推開放在地面上1—2天。待傷口愈合后播種,以免細菌感染傷口。栽種方法多采用穴栽,穴深6--8厘米,行距30--40厘米,穴距27--33厘米,行與行間的穴窩交錯排列,下種前在每個穴的肥料上蓋上一層薄土,每穴放種2--3個,芽向上,覆土厚2--4厘米,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護土壤疏松濕潤,有利于出苗生長。種時若土層干燥,下種后要淋水,每畝用種量約100--150公斤。3、田間管理。中耕除草。 種植時若畦面不蓋草,齊苗后要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看雜草的生長情況及板結(jié)程度進行多次畦面蓋草。7月份以后,植株基本封行,中耕除草可以停止,中耕時宜淺,防止傷根。 需追施充足的速效肥料,才能提高產(chǎn)量,但應(yīng)適當(dāng)控制氮肥用量,否則莖徒長,塊根不多,頭次追施肥料宜在整齊出苗后(4--5月)結(jié)合第一、二次中耕除草重施氮肥,適施磷肥。每畝可施腐熟人畜糞水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從而促進植株地上莖葉的生長以及新根莖的形成。到6月份植株根莖上大量結(jié)苓并新根長出時,每畝又追施1500--2000公斤的半腐熟堆肥,腐熟廄肥和鈣鎂磷肥,并結(jié)合培土。最后一次追肥于7--8月,宜施一次磷鉀肥,每畝施廄肥、草木灰及磷酸二氫鉀(每畝20公斤)等。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