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晚上好我們湖南割稻后板田起溝不翻耕能直接種嗎?只割芋蒿賣
湖南采購商(1279) 提問于2025-02-27
湖南割稻后板田不翻耕直接起溝種植芋蒿可行,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土壤處理:板田若過于緊實,建議淺旋耕或人工松土10-15厘米,破除板結層,利于根系生長。
排水管理:起溝深度需達20-30厘米,確保排水通暢,避免積水爛根。
雜草防控:稻茬和雜草易滋生,可提前噴施草甘膦或覆蓋地膜抑制雜草。
基肥補充:板田肥力較低,需增施有機肥或復合肥(如每畝30-50公斤),促進芋蒿生長。
品種選擇:選用耐濕、耐貧瘠的芋蒿品種,如“大葉白”等,提高適應性。
不翻耕可節(jié)省成本,但需通過淺耕、施肥等措施優(yōu)化土壤條件,確保產量。
有用0
在湖南,割稻后的板田是否可以直接種植取決于具體的土壤條件和種植的作物類型。根據一些農業(yè)技術和實踐經驗,以下是相關信息的總結:
免耕拋秧技術
稻田平作免耕拋秧技術:
這種技術允許在收獲上一季作物后未經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直接進行種植。具體操作包括使用滅生性除草劑滅除雜草和落粒谷幼苗,然后灌水并施肥漚田,待水層自然落干或排淺水后,將帶土塊秧苗拋栽到大田中。
秸稈覆蓋水稻免耕拋秧技術:
在水稻收割后,可以將稻草均勻散布全田,然后淹深水24小時,待自然落水露出土層后施足底肥,再進行拋栽水稻。這種技術能夠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并促進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的循環(huán),從而提高產量。
免耕技術的優(yōu)點
保持土壤結構和養(yǎng)分:
免耕技術可以保持土壤的結構和養(yǎng)分,避免因翻耕而破壞土壤的有機質和結構。這對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具有積極作用。
提高生產效率:
免耕技術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勞動力和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農民可以在不進行翻耕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種植,從而簡化種植流程。
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效益:
免耕技術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通過稻田養(yǎng)魚、養(yǎng)鴨等生態(tài)技術,進一步提高稻田的生態(tài)效益。
具體應用案例
油菜種植:
在湖南,油菜種植中也采用了類似免耕的技術。例如,油菜大面積達產提升行動技術手冊中提到的方法,可以在割稻后的板田上直接種植油菜,通過合理的田間管理和施
有用0
水稻收割后,是否需要翻田取決于當地的種植習慣和接下來計劃種植的作物。如果計劃連續(xù)種植水稻,通常需要翻田以便新苗能夠更好地生長。如果不打算連續(xù)種植水稻,可以選擇不翻田,但這會影響土壤的通氣性和下季作物的生長條件。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