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種子育苗期間的施肥與管理至關重要,以下是具體方法:
施肥管理
- 基肥:在育苗前,要對苗床進行深耕細耙,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000 - 3000千克、過磷酸鈣30 - 50千克,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為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提供良好的養(yǎng)分基礎。
- 追肥:當黃精幼苗長出3 - 5片真葉時,開始進行第一次追肥,以稀薄的氮肥為主,如尿素,每畝施用量為5 - 8千克,可兌水澆施,促進幼苗莖葉生長。之后,每隔1 - 2個月追肥一次,肥料種類可逐漸增加磷、鉀肥,如磷酸二氫鉀,每次每畝用量為3 - 5千克,可采用葉面噴施或根部澆施的方式,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和促進根系發(fā)育。
其他管理
- 水分管理:黃精種子育苗期間,要保持苗床濕潤,但不能積水。在干旱時要及時澆水,以噴灌或滴灌為宜,避免大水漫灌沖毀苗床。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防止積水導致種子腐爛或幼苗根系缺氧死亡。
- 光照管理:黃精喜陰濕環(huán)境,在育苗期間需要適當遮蔭。可在苗床上搭建遮陽網,遮陽網的透光度以50% - 70%為宜,避免強光直射對幼苗造成傷害。
- 除草間苗:及時清除苗床雜草,除草時要小心,避免傷到幼苗根系。當幼苗生長過密時,要進行間苗,將生長不良、弱小的幼苗拔除,使幼苗分布均勻,保證每株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養(yǎng)分供應,一般苗距保持在5 - 8厘米左右。
- 病蟲害防治:黃精幼苗期易發(fā)生葉斑病、根腐病等病害,要定期巡查苗床,發(fā)現(xiàn)病害及時防治。葉斑病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噴霧防治;根腐病要及時拔除病株,并用石灰對病穴進行消毒處理。同時,要注意防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可采用毒餌誘殺或藥劑灌根的方法進行防治。
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