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炭疽病
【大白菜炭疽病】:由半知菌亞門真菌的希金斯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Sacc.)侵染所致。病菌的分生孢子盤較小,散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剛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盤中,暗褐色。分生孢子梗倒鉆形,較短。分生孢子圓柱形,無色,單胞,兩圓。
【主要特征】:病葉初生蒼白色水漬狀小點,后擴大為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的圓斑,病斑直徑一般為1~2毫米。病斑多時連片,引起葉片早枯。后期病斑半透明狀,易穿孔。葉脈上病斑多發(fā)生于葉背面,褐色,條狀,凹陷。葉柄、花梗和種莢上病斑長橢圓形,淡褐色,凹陷。
【病害原因】:大白菜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nèi)或以分生孢子沾附種子表面越冬。越冬菌源借風(fēng)雨傳播,有多次再侵染。高溫多雨、濕度大、早播有利于病害發(fā)生。白幫品種較青幫品種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如青慶、夏冬青、雙冠等。2.種子消毒種子用冷水浸1小時,投入50℃溫水浸種15分鐘,再投入冷水中冷卻,晾干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3.農(nóng)業(yè)防治清除病殘體后深翻;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適期晚播,避開高溫多雨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