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核能種出棗樹嗎?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7590人閱讀
尜棗,也被稱為嘎嘎棗、呷呷棗,俗稱悠悠棗,尜棗的果實兩頭尖,中間大,因形似一種兒童玩具尜兒而得名。尜棗的果形美觀,皮薄肉脆,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口感好,在果品市場上售價不斷攀升,種植的農(nóng)戶也較多,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尜棗的種植技術。
一、繁殖方法
尜棗多用嫁接法或分株法繁殖。嫁接時砧木用本砧或酸棗,接穗用1~2年生棗頭上的二次枝。本砧或酸棗種子行秋播或沙藏后春播。皮下接法對砧木粗度要求不嚴,接穗容易采集,嫁接成活率高,是棗樹的主要嫁接方法,在砧木離皮期均可進行,以發(fā)芽前后至新梢旺長期為最好。較粗的砧木可以用劈接法,嫁接適期掌握在萌芽前15~20天。分株是利用棗發(fā)生的根蘗。根蘗過密時可適當疏除。此外,利用自根棗樹,還可進行根插育苗。用生根粉處理一年生枝,硬枝扦插也有較高的成活率。
二、種植要點
江淮流域栽植棗樹以秋植為好。起苗時應避免傷根過多,運輸過程中要防止受旱,栽植后主干60厘米范圍樹盤內(nèi)要覆蓋地膜。這樣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縮短緩苗期。棗苗栽植后,有時會發(fā)生直到第二天春季才萌芽生長的“假死”現(xiàn)象,即與此有關。栽植株行距在成片栽培時可掌握(4~5)米X(6~8)米;進行棗糧間作的,行距可擴大到15米~20米。丘陵山地多栽于梯田外緣。
三、修剪
冠內(nèi)光照強弱對枝組的結果能力和壽命有很大影響。疏散分層形內(nèi)膛光照較好,是棗的一種豐產(chǎn)樹形。全樹主枝7~9個,分三四層著生在中心干上。每層主枝數(shù)可比蘋果樹梢多。第一層主枝3~4個,以上各層2~3個。第一、二層層間距保持100厘米~120厘米,以上各層可梢小,60厘米~80厘米。此外,土壤肥沃、干性強的品種還可采用主干形樹形。這種樹形全樹有主枝6~8個,以50厘米~70厘米的間距上下錯落排列在中心干上,不分層。必要時,各主枝上可再分生副主枝(側枝),以填補空間。干性弱而土壤較貧瘠的可采用自然開心形樹形。這種樹形與桃相似,樹干上部著生3~4個主枝,分枝角保持30度~40度,然后在主枝的外側方再培養(yǎng)1~2個副主枝(側枝)。
四、肥水管理
棗樹雖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要早結豐產(chǎn)優(yōu)質,仍需有良好的肥水條件。萌芽遲而落葉早,生長期短。施肥以采后施用肥效長的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前期追肥在萌芽前使用,滿足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需要。后期要及時中耕除草和松*保墑,并增施肥水。
以上就是對尜棗種植技術的介紹,尜棗營養(yǎng)豐富,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隨著其價值的開發(fā),市場需求較大,具有廣闊的種植前景。尜棗一般9月上中旬成熟,品質上等,屬于品質優(yōu)良的鮮食品種,早期豐產(chǎn)和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極佳。
關于尜棗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茶壺棗的高產(chǎn)種植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