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春季修剪時間和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13723人閱讀
臘梅是我國的傳統(tǒng)花卉之一,一般最常見的臘梅花為黃色。臘梅作為美麗高貴的花卉代表,其味道芳香撲鼻,很具有觀賞價值。而且既可地栽、又可盆栽,更是制作盆景的上好材料,現(xiàn)在不少人也都喜歡在家養(yǎng)上一盆臘梅。那么盆栽臘梅要如何養(yǎng)護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1、盆*準備
可選用通透性較好的紫砂盆種植,而且由于臘梅花多為蠟黃色,因此宜選用紅褐、深藍、墨綠等深顏色的花盆,使之形成對比,而不宜選用淺黃色的盆缽。臘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即可作為培養(yǎng)*。
2、移植上盆
移植宜在在秋、冬季落葉后至春季發(fā)芽前進行。移植時,大苗要帶*球,小苗可不帶*球。臘梅盆栽時,應于10月后選花蕾已飽滿的植株,帶*球掘起,植于盆中,放陰棚內養(yǎng)護。冬天開花時,可搬入室內觀賞。
3、澆水
臘梅花的抗旱能力是非常好的,所以在養(yǎng)殖盆栽臘梅的時候可以不用經常澆水,通常澆水做到見干見濕即可。另外,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后落葉時,盆*可偏干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
4、施肥
上盆初期不施肥,可在開花后施肥一次。每3-4年的春季花謝后,翻盆換1/3的新肥沃*。生長期每半月澆1次腐熟的稀餅肥水;花芽分化期每10天澆1次腐熟的餅肥水和磷、鉀肥混合液,濃度為10%。
5、修剪
要想使臘梅多開花,在春季花謝后未萌葉前修剪,使每一花枝基部留兩個芽短截之,這樣當年萌發(fā)的新枝花芽多。修剪后要及時施肥,促進新枝多長花芽。嫁接成活后的臘梅,為使形成良好的樹枝,也應注意修剪和整形,使它多分枝。若到了10月份臘梅仍不落葉,可人工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
6、翻盆
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后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fā)的芽,約經5天后,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翻盆時去掉1B3的舊*,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并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
以上就是臘梅盆栽的養(yǎng)護要點等內容分享,花友們基本上做好以上幾大關鍵要點工作,盆栽臘梅就能養(yǎng)得很好,而且開得花也多。
關于盆栽臘梅養(yǎng)護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