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苧麻種得好,這5大種植要點需牢記!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5841人閱讀
苧麻又叫做紀麻、綠麻、青麻、白麻等,由于其纖維堅韌細長,經(jīng)常用來紡織花細布、帆布,制造繩索、以及高級紙張等,用途廣泛,很多地區(qū)都有種植。下面給大家介紹苧麻高產(chǎn)種植方法技術(shù)。
1、整地
苧麻是深耕性作物,山坡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或山間平坦窩地,坡度應在30度以內(nèi),5-15度最好筑成水平梯田,湖區(qū)主要是選擇地下水位低的地,新麻園最好能集中連片,并設防風林帶,建好排灌系統(tǒng)。熟地栽麻要深耕50cm以上,其他地塊最少也要耕33cm以上,栽麻時開好50cm寬,16-20cm深的畦溝,以利排灌。另外新麻的基肥要重施、深施、早施。一般結(jié)合耕翻整地,每畝施30-100擔以上堆肥,20-30擔水糞,20-25公斤過磷酸鈣,25-50公斤草木灰,酸性*還要加施石灰50-75公斤。
2、播種
播種期以3月上、中旬為宜。每畝用種0.5公斤。播種時用陳草木灰1.5公斤拌種,均勻撒播,再用細*蓋沒種子。用噴水壺澆水,使土壤充分濕潤,最后用稻草覆蓋廂面,并加蓋塑料薄膜。種子出苗后,應揭去廂面稻草。出現(xiàn)5片真葉時,選擇陰天揭去全部覆蓋物。幼苗具有10片直葉時應選擇陰天晴天傍晚或下雨前帶*移裁。
3、移栽
栽苗要求苗要直、根要舒、*要實、覆*要平子葉節(jié)。每畝栽2500-3000株。栽后1周要在苗補蔸,力爭全苗。移栽后10天可中耕除草,以后每次中耕每畝追施糞水500 ~750公斤,或尿素4~5公斤,淋于蔸邊,并在麻蔸周圍培土3~6厘米。
4、追肥
頭麻從幼苗出*到齊苗后一個月,一般要追肥二次,第一次叫提苗肥,在幼苗出*后,每畝施人畜糞水10-15擔;第二次叫壯苗肥,在苗高33cm左右,每畝施尿素 75公斤左右;二麻生長期短,旺長期約1個月,所以頭麻收獲后,應立即進行中耕除草施肥,每畝可追肥人畜糞20-30擔或結(jié)合兌水施尿素5公斤。
5、中耕除草
新麻地等幼苗出*后進行中耕,苗高33~67厘米以前再進行一次,麻秧上的草用手拔除。另外苧麻由于一年收三季,容易造成土壤板結(jié),只有通過深中耕,才能保持土壤松軟,增加透氣性和保水性,并為冬季大量施用有機肥創(chuàng)造條件,還有減少病蟲害的作用,此外,深中耕破壞一部分地下根莖,有一定的更新復壯作用。冬耕時間一般在三麻收獲后,11月中下旬雪前進行,深度一般10-15cm。
6、收獲
下部葉片脫落、上部的葉和葉柄變黃,莖自綠色轉(zhuǎn)白褐,用手試折麻莖中部,木質(zhì)部脆而易斷,韌皮部堅韌易與麻骨分離時,就可收獲。收獲方法有扯麻法及砍麻法兩種。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苧麻高產(chǎn)種植方法技術(shù)介紹了,苧麻不僅在紡織、飼用、藥用等方面開辟了新的利用途徑,僅僅用織麻紡織的產(chǎn)品品種就達一百八十種以上,可以說用途廣泛,前景非常好。
關(guān)于苧麻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