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種植施什么肥?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468人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苧麻生產(chǎn)國之一,苧麻的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都非常高,苧麻在紡織、醫(yī)藥、食品等方面用途廣泛。苧麻的繁殖方法較多,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苧麻的繁殖技術(shù),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播種繁殖
1、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選擇市面條件作為苗床,施足基肥,耙細整平即可進行播種。一般播種的發(fā)芽率在30%,每畝播種量在1斤左右。
2、播種方法
播種時用細泥或草木灰進行拌種播種,播種前澆一次透水,播種后覆蓋一層細土和草木灰,再在上覆蓋一層稻草和農(nóng)作物秸稈,保溫保濕,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等待出苗。
二、細切種根繁殖
1、整地施肥
苗床的選擇應該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陰、排灌方便,松疏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或菜園,淺耕3-4寸后,將土塊打碎、整平,作成3-4尺寬的畦,每畦按6寸距離開施肥溝。每畝用腐熟人畜糞20擔,土雜肥10擔,餅80-100斤,拌勻后沿溝撒施。
2、繁殖方法
種根距離2寸一株。蓋土5分厚,再用稻草復蓋,噴水?;蛴盟芰媳∧蜕w。種根播下后,苗床管理要跟上,雨天要清溝排水,晴天要注意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待苗出齊后,將復蓋物揭去。育苗期間要追肥2-3次,苗高5寸以上即可選陰天帶土起苗移栽。
三、麻莖壓條繁殖
1、選地整地
選排灌水方便、陽光能透過樹蔭的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或果園行間隙地、山丘陰坡地等進行壓條繁殖。先精細整地,耙碎土塊,清除雜草。畦面要平直,畦寬隨麻株高度而定,每隔25厘米開一條深10厘米左右的淺溝,溝施腐熟灰土糞。
2、繁殖方法
每溝放入兩根頭尾顛倒的麻莖,將莖梢及其葉片留在土外,復細土約一寸厚,壓好后,用稻草或山草復蓋,再在草上灑水,一直保持濕潤,以促進生根發(fā)芽。旱天壓條沒有自然蔭蔽的地方應搭遮蔭棚,成活1-2周后,即可拆除。新苗長出后,進行中耕和施肥,使苗粗苗壯。
四、嫩枝扦插繁殖
1、土插法
用剪刀麻株切取麻頂57寸,留4一5片小葉,將嫩枝插在事靠備好的苗床里待株距2寸,隨插隨用手輕輕壓實泥土,量好后澆水,保持濕潤七天后施輕微肥。
2、沙插法
平整苗床,畦寬一米為宜,蓋遮蔭棚,苗床上鋪二厘米厚河沙。選取正在生長的健壯頂枝和側(cè)枝,每梢約長45厘米,3-4片葉,裝在盛水的容器中,帶到苗床進行扦插。密度以不搭葉為好,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七天后,在水中加百分之一尿素進行施肥。沙插4-5天后,開始出現(xiàn)不定根,當根長到5-7厘米后,每天要減少棚上的復蓋物,進行煉苗。煉苗7-10天后,即可移植大田。
3、水播法
將所需器皿裝上冷開水,放上格子板,扦插時以嫩葉不落水為度,水培過程中,由于蒸騰作用及麻苗耗水量大,般每天要加兩次水,天氣炎熱,每天要加3-4次水,發(fā)現(xiàn)腐爛苗要及時剔除。4-5天后開始出現(xiàn)不定根,7-10天后,當苗根長到2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到室外的塑料營養(yǎng)缽中繼續(xù)培養(yǎng)。營養(yǎng)缽土用一般菜園地土曬千碾細即可,土太稻,可捨些砂子,不需施肥。栽苗時要將根伸展輕輕圍上細土,并避免碰傷,一缽栽一株。
以上就是苧麻的繁殖技術(shù),苧麻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均有分布,種植們可以根據(jù)需求選擇合適的繁殖方法。
關(guān)于苧麻的繁殖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