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參怎么栽培?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黃花參栽培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4883人閱讀
薏米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具有降血糖、抗腫瘤、清除自由基等功效。隨著現(xiàn)代大家對養(yǎng)生的注重,薏米在市場上受到很多朋友的青睞,我國薏米主要產(chǎn)于遼寧、河北、河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省區(qū)。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薏米的高效栽培技術(shù),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整地施肥
薏米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除粘重土壤外,各類土壤均可種植,但以地形開闊、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水稻輪作地產(chǎn)量為最高。薏米是需肥量大、耐肥性強的作物,因此,在田塊翻耕前每畝用腐熟的豬牛欄糞1500kg、過磷酸鈣50kg撒施,然后用起壟機做畦,畦寬75-80cm,溝寬20-30cm。
二、種子處理
播種前選晴天曬種1-2d,然后浸入水中24分鐘且撈去粃粒,并沖洗2次,瀝干水分后用20%粉銹寧按用種量0.4%的比例進行藥劑處理后播種。
三、適時播種
薏米春播,可在4月上中旬播種,播后約6d出苗,8-9d齊苗。煙后的薏米移栽苗,播種在6月中旬進行,播后5d出苗,約8d齊苗。苗床要選肥沃的菜園地,最遲要在6月下旬前播完。苗期用45%硫酸鉀復(fù)合肥輕澆1-2次。
四、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直播苗在2-3片真葉時定苗,拔除密生苗、病弱苗,保持株距15-20cm,每穴留2-3苗,多采的全部拔除,不足的及時補上。移栽苗應(yīng)檢查每穴是否有齊苗。
2、中耕與培土
薏米需中耕除草培土2-3次,以促進根系生長和多分蘗。雜草用闊鋤等化學(xué)除草劑防除。苗高6-7cm時進行第1次培土;苗高15-20cm時進行第2次培土。
3、科學(xué)管水
薏米田土壤要求前期濕潤、中期干旱、后期干濕,即濕潤育苗、干旱拔節(jié)、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干旱收獲。
4、合理施肥
直播苗和移栽苗都要求在苗高4-7cm時進行第1次追肥,每畝用45%硫酸鉀復(fù)合肥25kg澆施;苗高25cm時每667m2用45%硫酸鉀復(fù)合肥25kg進行第2次追肥。
以上就是薏米的高效栽培技術(shù),薏米由于分枝性強,籽粒成熟不一致,在生產(chǎn)實踐中,植株下部葉轉(zhuǎn)黃、80%籽粒硬化和變色即是成熟的標(biāo)志,即可選擇在晴天進行采收。
關(guān)于薏米高效栽培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玉米莖腐病的防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