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胡麻葉斑病癥狀及用藥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8866人閱讀
茭白是許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口感清脆爽口,用來炒肉實在是一道美味,種植茭白的利潤也有不少,有不少人種植,種植茭白首先要有一個水源豐富的田地,如果你也想種植茭白的話,一定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茭白的栽種季節(jié)
雙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單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農歷8月采收。
二、茭白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
選擇陽光充足、耕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茭白不宜連作,以免發(fā)生病蟲害,使產(chǎn)量和品質下降。種植地深耕25厘米左右,每畝施入堆肥或者廄肥3500公斤左右,充分漚爛,整地的同時還要把四周田坎做結實,不漏水、光滑,然后放水,攤平,做到田平、泥爛、肥足。
2、選種
選種的標準是,主莖及分蘗的薹管不超過3厘米,全墩長勢整齊,10月中旬前全墩茭白可采收完畢。單墩結茭10株以上,單茭重100克以上。茭白品質好,白墩肥大。整墩中及鄰近的茭墩中無灰、雄茭。雄茭是植株高大,葉片長而寬,先端下垂,葉鞘不膨大,花莖中空。灰茭的生長勢比正常茭略強葉片較寬,葉的顏色深綠,葉鞘到老也不開裂,茭肉比較短,切開可以看見黑色孢子。
3、育苗
元月上旬挖出育苗,行距50厘米,株距15厘米,深度與原來種墩在田間的深度相同,保持2厘米左右的水層,4月份再去雜一次,就是除去不符合品種特性的種墩。
4、定植
在谷雨至立夏定植,當種茭分蘗苗高45厘米,有3—4片葉時間挖出,用刀切成7—12個小墩,每墩帶有老莖和葡萄莖及3—5個分蘗苗。隨挖隨分隨栽,行距66—72厘米,株距66厘米,一般每畝種植1400穴左右,栽后灌水4厘米左右深。
5、田間管理
定植后半個月結合中耕追肥,每畝施尿素5—8公斤。植株封行前進行第二次中耕和追肥,孕茭期重施一次肥,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促進早結茭結好茭。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2厘米,孕茭期加深到20厘米。冬季12月割去植株后,灌淺水越冬,水的深度保持在1厘米左右。1月下旬茭苗萌發(fā),要保持水的深度2厘米左右。2月份保持水深2—3厘米,淺水勤灌。3月份分蘗旺盛,要保持水深3—4厘米,4月份孕茭期加深水層15—20厘米。及時摘除黃葉,防治病蟲。
6、采收
在外葉長齊、心葉短縮、孕茭部分明顯膨大、葉鞘稍微分開“露白”時采收,收后灌水3厘米左右。
以上就是種植茭白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種一期茭白基本要施四次肥,每個生長時期茭白對于肥料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施肥時也要注意調整肥料的種類,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催肥效果。
關于茭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