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田間管理要點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8796人閱讀
灰霉病是常見的侵染性病害,在低溫和潮濕環(huán)境下極易發(fā)生,容易導致死棵死苗、落花落果、爛花爛果等,那么如何預防及治療大棚芹菜灰霉病?一起來了解下。
大棚芹菜灰霉病癥狀
苗期癥狀:莖基部出現(xiàn)水浸狀病斑,潮濕時病部表面容易長出白色霉層。
成株期癥狀:多數(shù)由積水的心葉、葉片邊緣或植株下面受到損傷的葉柄以及枯黃的外葉開始侵染。病部呈水漬狀壞死、腐爛,之后在病部表面長出灰色霉層,隨著病情進一步的擴展,染病的莖葉萎焉死亡。
大棚芹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1、通風變溫
灰霉病菌可以在2-30度的溫度環(huán)境中存活生長,最佳生長環(huán)境是18-25度,在灰霉病高峰期時,或者在病害發(fā)生后防治,建議大棚芹菜通風,芹菜適宜的溫度為15~20度。如晴天棚室溫度超過30度時,要適時放風降濕,使棚室溫度下降到25度。下午保持20~25度,溫度為20度時應關閉通風口。夜間溫度最好不能超過15度。遇陰雨天要適時通風排濕。
2、排濕
潮濕的環(huán)境有利于灰霉病爆發(fā),因此要做好排濕工作,灰霉病高發(fā)期或者是遇到持續(xù)陰云雨雪降溫天氣時,要嚴格控制澆水,可以不澆水就不要澆,一定要澆水的話,要在澆水后及時把閉棚的溫度升高到25度,當大棚內的溫度升高到30-33度,再緩慢通風2-3個小時把溫度降到25-28度,同時利用中午通風把棚內濕度降到70-80%以內,以防棚內濕度過大、葉面凝水結露而誘發(fā)或加重病害。
3、控水
要嚴格控制好澆水的次數(shù)和每次的澆水量,一定不可進行大水漫灌,最好采取膜下暗灌、順溝滴灌或勤澆小水的方法,而且還要結合苗株長勢與生長階段、天氣變化、土壤干濕狀況進行靈活性澆水。
4、化學藥劑
噴霧可選藥劑有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以及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7%氫氧化銅微粒劑500倍液,7—10天1次,連續(xù)使用2—3次,注意噴淋植株基部。想要熏煙,可畝用45%百菌清藥劑250克。選擇噴粉,可于傍晚畝用5%百菌清粉塵劑1公斤,每隔10天1次,連續(xù)使用2—3次。
以上就是關于預防及治療大棚芹菜灰霉病的介紹了,芹菜灰霉病是冬春季棚室栽培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可達20%,嚴重時可達50%以上,因此要做好防治管理工作。
關于芹菜灰霉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