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1026人閱讀
麥冬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等地,這些地區(qū)通常具有較為充足的降水和溫暖的氣候條件,適宜它的生長條件。下面一起學習下麥冬什么時候種植最為合適?
麥冬什么時候種植最為合適?
麥冬一般在春季和秋季種植。春季種植以3月中旬至4月下旬為宜,秋季種植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宜。在北方地區(qū),由于春季氣溫較低,麥冬的種植時間一般要晚于南方地區(qū)。在南方地區(qū),春季種植時間較早,秋季種植時間較晚。
麥冬種植方法
1、繁殖方法
麥冬主要通過分株的方式進行繁殖。在4月至5月收獲期,挑選出顏色鮮綠、生長茁壯且無病蟲害的麥冬植株。挖掘后,需要清理掉附著的泥土,并剪下其塊根作為商品。接下來,修剪掉根莖下部的莖節(jié),保留約0.5厘米的莖基,確保斷面潔白且葉片緊實。避免留莖過長,以免形成“高腳苗”,這種苗的塊根數(shù)量少,影響產(chǎn)量。接著,輕輕敲松植株基部,分離成單株,并用稻草捆綁,剪掉葉尖減少水分流失,隨即進行栽種。若有剩余苗子,應(yīng)將其基部浸泡于清水中,待充分吸水后,暫時種植于陰涼濕潤的土壤中,并定期澆水,保持不超過5天,以確保成活率。
2、土地準備與施肥
鑒于麥冬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20至25厘米處,土地需經(jīng)過三次犁耙,確保土壤充分松散。在整地過程中,每畝施用2噸腐熟堆肥或廄肥和50公斤過磷酸鈣。種植前再次耕作,平整土地,建立寬度為1.2至1.3米的畦床,并確保四周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避免積水。
3、種植時機與方法
麥冬的移植時間通常選在清明節(jié)前后,春分至清明期間最為適宜。在收獲的同時進行分株移植,選擇晴朗或多云的天氣。在準備好的畦床上,按照行距15至20厘米、溝深約5厘米的標準開溝,按株距8至10厘米種植3株苗。確保苗株直立,填土并壓實,種植后立即澆透水,促進新根快速生長。
4、田間管理
由于麥冬植株較矮,種植后半個月應(yīng)進行首次除草,整個生長季節(jié)需進行3至4次除草,以促進麥冬苗的生長。春季種植的麥冬還可以與玉米等作物進行間作。麥冬生長周期較長,需要較多肥料,適時追肥是提高產(chǎn)量的關(guān)鍵。一般在4至5月間,每畝施用1.5噸人畜糞水或7.5至10公斤硫酸銨。6至7月開花期,也是塊根生長期,此時結(jié)合除草,施用復合肥料或富含鉀、磷的腐熟堆肥、草木灰、過磷酸鈣等,并覆蓋土壤。10月份再施一次越冬肥。
5、病蟲害防治
(1)黑斑病防治
該病通常在4月中旬開始發(fā)病,雨季尤為嚴重。病征表現(xiàn)為葉片尖部發(fā)黃、變褐,并可能蔓延至整株植物。防治措施包括選擇健康無病的植株作為種株,種植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泡種苗15分鐘,雨季要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fā)病初期,清晨露水未干時每畝撒施100公斤草木灰,發(fā)病期間每10天噴灑一次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連續(xù)3至4次。
(2)根結(jié)線蟲病防治
該病主要危害根部,導致根部形成癭瘤,須根縮短,嚴重時根部破裂,變?yōu)榧t褐色。防治方法包括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避免前作或間作為根性蔬菜。整地時,每畝施用250至300克20%甲基異硫磷乳劑或5%顆粒劑,制成毒土撒于畦床上,翻入土中,以防治線蟲。
(3)蠐螬防治
蠐螬主要在8至9月發(fā)生,可使用90%敵百蟲200倍液進行噴殺。
綜上就是麥冬的種植時間和方法介紹,麥冬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定的市場前景,適合溫暖雨水足的地方生長。
關(guān)于麥冬什么時候種植最合適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