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藍如何正確育苗?春甘藍育苗提高成活率的4個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3216人閱讀
羽衣甘藍是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食用甘藍的園藝變種。種植一年后,植株會形成蓮座狀葉叢,經(jīng)歷冬季的低溫后,翌年能夠開花和結實。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的類胡蘿卜素。此外,羽衣甘藍還富含維生素C、鈣、鎂、鐵等礦物質,因此深受追求健康和美容的人士喜愛。那么羽衣甘藍幾月份種最好?
羽衣甘藍幾月份種最好?
羽衣甘藍的適宜播種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定植期為8月中下旬,切花期為11月至12月。播種過早會導致生長后期老葉黃化,增加管理難度并延長管理期;播種過晚則因溫度影響,出圃時葉叢冠徑無法達到所需規(guī)格。
羽衣甘藍種植方法
1、育苗方法
羽衣甘藍的播種可以在露天進行,采用做畦和穴盤育苗兩種方式。重要的是,苗床應高出地面約20厘米,以利于在高溫多雨的7月至8月排水。播種前應搭建好拱棚架,并預備塑料薄膜,以便在大雨來臨時覆蓋,防止雨水沖刷降低出苗率。
2、育苗基質
可使用40%草炭土和60%珍珠巖作為基質。播種前先噴透基質層,直接將種子撒播于基質上,覆蓋時以剛好看不見種子為宜。播種后不需再次澆水,并覆蓋遮陽網(wǎng)。
3、幼苗期管理
播種后,最好使用噴霧設備進行澆水,保持育苗基質的濕度適中,以免影響發(fā)芽率。3至4天后出苗,下午4點后或陰天揭掉遮陽網(wǎng)。苗期保持基質pH值在6.2至6.5之間,每周施用50至75ppm的氮肥一次。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幼苗期保持床土濕潤,移栽前土壤見濕見干。
4、栽培管理
(1)定植
羽衣甘藍耐瘠薄,但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更佳。選擇腐殖質豐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100至120厘米的小高畦,定植時間根據(jù)季節(jié)確定。
(2)澆水
定植初期需控制水分,保持濕度在70%左右。生長中后期也應供給充足的水分,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以利于根系伸展。過多澆水會導致漚根和真菌性病害,過干則會導致底部葉片黃化脫落。進入盛花期后要求保持濕潤,收獲前減少水分供應。
(3)施肥
羽衣甘藍生長迅速,需肥量大,定植后5至7天,植株開始迅速生長,每周施肥一次。葉叢冠徑長至20厘米時,改為半月施肥一次,此時應少施尿素,多施復合肥。追肥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封壟時結合中耕,每畝施磷酸二銨30千克,氯化鉀15千克。抽薹時每畝施氮磷鉀復合肥35千克。開花結莢期每隔7天葉面噴施一次0.5%的磷酸二氫鉀、0.2%的硼酸溶液。
5、光照和溫度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葉片快速生長且品質好。生長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0℃至25℃,夜間控制在14℃至16℃。定植后在苗高15厘米時摘心,可促進分枝。摘心一周后上支撐網(wǎng),防止花莖彎曲。
6、病蟲害防治
蚜蟲會在羽衣甘藍葉上刺吸汁液,導致葉片變黃、卷縮變形。防治方法:使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至2000倍液或10%的一遍凈3000至4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一次。
菜青蟲是羽衣甘藍的主要害蟲,防治方法:在小苗定植后用敵殺死1000倍液或滅幼脲800至1000倍液每周噴施一次。
枯萎病由尖鐮孢菌引起,主要癥狀是植株變矮、萎蔫。防治方法:用50℃至55℃的溫水進行10分鐘溫燙浸種,殺死種子攜帶的病菌。播前用1000倍液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土壤消毒,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噴霧防治。應拔除燒毀嚴重感染的植株,以防傳染健康植株。
7、采收
從播種至采收約需55至65天,從定植到采收需25至30天。外葉展開10至20片時即可采收嫩葉食用,每次每株能采嫩葉5至6片,留下心葉繼續(xù)生長,陸續(xù)采收。一般每隔10至15天采收一次。晚春、夏季如管理得當,又無菜青蟲為害,可采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經(jīng)霜凍后風味更佳。夏季高溫季節(jié),葉片變得堅硬,纖維稍多,風味較差,故要早些采摘,而從早春、晚秋、冬季等冷涼季節(jié)采收的嫩葉品質、風味更佳。
以上是羽衣甘藍從播種到采收的全過程。羽衣甘藍不僅是一款健康美味的蔬菜,同時也極具觀賞價值,常應用于花園、街頭花壇等園林工作中。
關于羽衣甘藍幾月份種最好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