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806人閱讀
冬葵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華中一帶,在氣候溫暖的地方有春播和秋播。冬葵喜冷涼、濕潤氣候,忌高溫干旱,抗寒能力強。對水分要求多,應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不宜連作。下面介紹一下冬葵的種植技術:
一、栽培季節(jié)
冬葵適宜春播和秋播,夏季播種易化苗故夏季露地不宜栽培。為保證周年供應可夏季高溫季節(jié)保護地播種,但需采取降溫措施。
二、品種選擇
1.糯米冬要冬葵
葉中部紫色,邊緣綠色,葉柄綠色。品質(zhì)佳。中熟,較耐熱,不耐凍,不耐漬。生長期長,冬前生長緩慢,越冬后生長較快。
2.紅葉冬葵
葉紫色,呈心臟狀五角形,品質(zhì)較好。生長快,較耐寒,不耐漬。
3.白梗冬葵
莖、葉、柄均綠色。較耐熱,較早熟,莖葉易老化,品質(zhì)一般,產(chǎn)量較低。
三、整地施肥
冬葵不論瘠薄、肥沃均可種植,最好是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土壤。播前先澆足底水,每667米2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耙平做成1.5米寬平畦待用。對于多次采收嫩梢的要施足基肥,硅寬1.3米左右以方便采收為宜。冬葵耐肥力強需肥量也較大。播種后即可淋澆人畜糞作為種肥。
四、播種
冬葵除夏季高溫季節(jié)以及冬季最寒冷季節(jié)外均可播種。冬葵多采用條播。直播、育苗都可以。每667米2用種量1~1.5千克,
可撤播或穴播,撒播需種量大,穴播需種量小。穴播株行距25厘米左右,每穴播種4~5粒。穴播的每667米2約需種子250克,撒播的需種子0.5千克。育苗每667米2需種子25克。
(1)春播春播于3月上旬土壤解凍之后進行,過遲播種溫度太高,光照強生長速度快,冬葵粗纖維增多影響品質(zhì)。
(2)秋播秋播以8月中旬為宜,過早播種高溫影響種子發(fā)芽,病蟲害嚴重,過遲播種生長期短,產(chǎn)量較低。
(3)冬播冬葵播種時每畦播種5行,每667米2用種量1~1.5千克,春播8~10天出苗,秋播5~7天出苗。
五、定植
根據(jù)采收要求不同,定植密度也有所不同,以采收幼苗為目的可適當密植,以15厘米見方為宜,多次采收嫩梢的以25厘米見方為宜。
六、田間管理
撒播的在真葉4~5片時間苗2次,苗距16厘米左右,穴播的間苗以2~3根苗為1叢。當幼苗5片葉時要定菌,株行距為15厘米×25厘米,同時進行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fā)育。
2.施肥與澆水
當冬葵株高20~25厘米時可進行第一次采收,每采收一次每667米2追施完全腐熟的人糞尿500千克,或尿素5~7千克,春季8~10天澆水1次,秋播5~7天澆水1次促進植株生長。
3.中耕除草間苗
冬葵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防止雜草同冬葵競爭空間、養(yǎng)分及水分。
七、適時采收
如果季節(jié)適宜對于采收幼苗的,出苗后25~30天或播種后50天左右可結合間苗即可開始采收。對食用嫩梢的當株高18厘米時,即可割收上段葉梢。春季生長旺盛期,7~10天采收1次,采收時莖基部留1~2節(jié)以免側(cè)枝過多,側(cè)枝發(fā)生過多養(yǎng)分分散,嫩葉梢不肥厚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秋季氣溫較低采收期長可15~20天采收1次,在莖基部留4~5節(jié)以提高抗寒力。冬葵春季可采收4~5次,秋季可采收3~4次,冬葵生長速度非??欤谄渖L旺季每5~7天就可采收1次。每667米2產(chǎn)量達2000千克左右。
冬葵的幼苗和嫩莖葉是可以作為蔬菜食用的,營養(yǎng)豐富,在日益追求健康飲食的今天,冬葵的市場較為廣闊,因此可種植冬葵作為致富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