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種植的高效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0964人閱讀
石斛和山參、冬蟲夏草一樣是屬于貴細類藥材,價格較昂貴,是一味藥食皆嘉的好藥材,對人體有很多好的作用,那么石斛該如何種植?
1.種植環(huán)境選擇
石斛喜在溫暖、潮濕、半陰半陽的環(huán)境中生長,根據(jù)其生長習性,宜選擇高、深山上茂密陰濕松樹、杉樹林,陰涼濕潤石塊地,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qū),或者建造人工可控環(huán)境的蔭棚。
2.建園和附體選擇
2.1 林蔭地 選擇在較陰濕樹林下,用磚或石砌成高15 ~ 20 cm 的高廂,將腐殖土、細砂和碎石拌勻填入廂內(nèi),廂面上搭100 ~ 120 cm 高的蔭棚。林下種植樹種應選松樹、杉樹、樟樹等為主,且應選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干粗大的樹體作為附體。
2.2 石塊地 石塊地應在陰涼、濕潤地區(qū),選地粗糙、易吸潮、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zhì)。
2.3 人工可控大棚種植大棚搭建方式多種多樣,選用鋼架結構,水泥彎拱、木架結構等材料作為框架。棚頂部用厚白膜覆蓋,上再覆蓋1 層80%遮陽網(wǎng)。或者用黑白格膜,如果光照強黑白格膜下可再蓋1 層60% ~ 70% 的遮陽網(wǎng)。每個拱棚中3 ~ 4 條苗床,每條苗床約寬1.4 m,長根據(jù)地形而定,離地高30 ~60 cm,床與床之間配有通道,以便栽培操作。床框應用木板或者石棉瓦堅固,床面一般采用鋼絲、石棉網(wǎng)、木板配以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鋪設,原則為只要基質(zhì)不從空隙網(wǎng)漏出即可。苗床一般用空心磚支撐,配置噴霧和灌溉設備,利于控制調(diào)節(jié)溫度,濕度,透氣性等環(huán)境因素。
3.種植品種選擇
經(jīng)縣區(qū)合作社、公司、農(nóng)戶實地種植效果證明,宜選鐵皮、金釵、紫皮等廣東省農(nóng)科院培育出來的優(yōu)良品種。
4.基質(zhì)的選用
種植用的基質(zhì)首選材料為松、杉樹皮,其次為鋸末屑。也可以選擇水苔、泥炭、蕨根、菌糠、木糠、山石( 含碎石基質(zhì)應打碎成有黃豆粒大小的顆粒狀)等。無論選用何種基質(zhì),都要預先經(jīng)過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消毒處理?;|(zhì)要求以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不易發(fā)霉、無病菌、無害蟲潛藏者為宜。
5.栽植時間
石斛種植宜在春秋兩季進行。但春季濕度大、降雨量漸大,種植易成活。
6.選苗及種植
6.1 選苗 選擇1 年生或2 年生、色澤嫩綠、萌發(fā)多、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種株,剪去過長的須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每叢有5 ~ 7 根帶葉莖株。
6.2 貼石栽植和貼樹栽植法 貼石栽植:即在選好的石塊上,按30 ~ 40 cm 的株距鑿出凹穴,用牛糞拌稀泥涂1 薄層于種蔸處塞入石穴或石槽,力求穩(wěn)固不使脫落即可,可塞小石塊固定。貼樹栽植:即在選好的樹上,按30 ~ 40 cm 在樹上砍去一部分樹皮,將種蔸涂1 薄層牛糞與泥漿混合物,然后塞入破皮處或樹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覆1 層稻草,用竹蔑或麻繩捆好。
7.田間管理
7.1 合理施肥 石斛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1 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2 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diào)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用0.05% ~ 0.1%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
7.2 水分管理 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jīng)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7.3 修剪 每年春季發(fā)芽或采收時,應剪去部分老枝或枯枝,以及生長過密的莖枝,促進新芽生長。
7.4 清潔田園 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進行,除去雜草和枯枝落葉,園內(nèi)出現(xiàn)的少數(shù)病葉應予剪除,收集冬季發(fā)病期的落葉予以燒毀。
7.5 翻兜 栽種6 ~ 8 年后,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根據(jù)生長情況進行翻兜,除去枯根、老根進行分株,另行栽培,促進種植生長。
7.6 溫室環(huán)境管理 夏季高溫期,溫室內(nèi)溫度常高達40℃,須通氣降溫避免造成傷害。
8.主要病蟲害防治
石斛主要病蟲害有蝸牛、菲盾蚧、黑斑病、炭疽病。防治應盡可能以預防、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防治的原則是防重于治。不用或采用低毒農(nóng)藥:一旦發(fā)現(xiàn)有病蟲害,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避免病蟲害情的加重。
蝸牛:危害幼莖、嫩葉、花蕾和幼果,可用人工捕殺、毒餌誘殺或撒石灰防治。
黑斑?。簽楹θ~片使葉片枯萎,3 ~ 5 月發(fā)生。
防治方法:可用50% 的多菌靈1 000 倍液噴霧1 ~2 次。
炭疽?。簽楹θ~片及莖枝,受害葉片出現(xiàn)褐色或灰色病斑,1 ~ 5 月均有發(fā)生。防治方法:用70% 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噴霧2 ~ 3 次。
菲盾蚧:寄生于植株葉片邊緣或背面,吸食汁液,5 月下旬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生物農(nóng)藥海正滅蟲靈4 000 倍液噴霧殺滅,或剪除有盾蚧老枝集中燒毀。
9.采收與加工
(1) 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時,剪下2 ~ 3 年生以上的莖枝,留下嫩莖讓其繼續(xù)生長。
(2) 加工。因品種和商品藥材不同,有兩種方法:將采回的莖株洗盡泥沙,去掉葉片及須根,分出單莖株,放入85℃的熱水中燙1 ~ 2 min,撈起,攤在竹席或水泥場上暴曬,曬至5 成干時,用手搓去鞘膜質(zhì),再攤曬,并注意常翻動,至足干即可;也可將洗盡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燙5 min,撈出晾干,置竹席上暴曬,1 d 翻動2 ~ 3 次,曬至身軟時,邊曬邊搓,反復多次至去凈殘存葉鞘,然后曬至足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