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莖類秋海棠的繁殖方法及日常養(yǎng)護管理
惠農網·農技學堂
3814人閱讀
根莖類秋海棠顏色柔媚,適合在家長庭院裝飾幾盆。并且秋海棠花、葉、莖、根均可入藥,是很多人都想接觸種植的品種。下文一起學習根莖類秋海棠繁殖與日常管理。
1 繁殖
根莖類秋海棠生產上常采用葉片扦插的方式繁殖,具有能夠保留品種特性、繁殖系數(shù)較高、經濟有效及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
1.1扦插時間
普通塑料大棚條件下適宜在4 ~ 5 月份或9 ~ 10 月份進行,在現(xiàn)代化溫室條件下,任何季節(jié)均可進行扦插。
1.2扦插床準備
在擺放盆花的臺架上鋪設無紡布,按臺架尺寸制作寬1.65m、高15cm 的鋁合金扦插床架,長度不限,可依扦插數(shù)量而定。臺架上方搭建小拱棚薄膜覆蓋,掛上遮陽網。采用臺架上布置扦插床的優(yōu)點是由于臺架下方架空,且離地面有一定的距離,可減少病蟲害的侵染。插床底部排水順暢,不會造成積水。
1.3扦插基質選擇
珍珠巖或泥炭∶珍珠巖為1 ∶2,前者扦插成活率高,但由于珍珠巖持水性較差,需經常噴水以保持濕潤;后者持水性好,但扦插成活率略低?;|厚度10cm 左右,扦插前澆透水,并噴施800倍液多菌靈。
1.4插穗選擇與處理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植株的當年生成熟葉片做插穗。全葉插保留葉柄長度4 ~ 5cm,在葉中部適當位置切斷各個主脈,將保留的葉柄完全插入基質中,葉面盡量鋪平。楔形葉插可在葉柄頂端以葉脈匯集處為中心將葉片連同葉柄按小圓形切下,在葉片各主脈間切斷形成楔形切條,把切條按適當間距成直線排列插入基質,約4cm深。中型葉或大型葉品種可采用楔形葉插以提高繁殖系數(shù);小型葉品種由于葉片面積小,楔形葉插切口邊緣容易失水干枯,宜采用全葉插保證成活率。
插穗切口用0.5%高錳酸鉀溶液或800倍液多菌靈浸泡殺菌消毒,待切口稍加陰干后備用。扦插前用筷子在基質上插出4cm左右深的小孔后再插入插穗,輕按基質使插穗地下部分緊貼基質,并保持一定株行距。
2 日常管理
扦插棚內溫度以15℃~2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 ~ 95%,將棚膜揭開一端,保持空氣流通,防止高溫高濕下插穗腐爛及病害發(fā)生。晴天掛上遮陽網,陰雨天可揭除?;|以泥炭∶珍珠巖為1 ∶2為好,扦插后一般不需澆水,珍珠巖基質一周澆水1 ~ 2次,具體視基質干濕情況而定。早、晚噴霧數(shù)次,維持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避免葉表積水。
大部分品種扦插生根時間在15 ~ 25 天,生根部位在葉柄表皮及葉脈切斷處。不同品種插穗的不定芽發(fā)生時間長短不同,短則30 ~ 40 天,長則60 ~ 70 天,不定芽發(fā)生部位在葉柄及葉脈切斷處,有些品種還可在葉片上表面的主脈匯集處發(fā)生不定芽。在生產實踐中,可根據(jù)不定芽發(fā)生時間的長短進行分類扦插,方便養(yǎng)護管理及移栽上盆。
2.1扦插苗移栽
當扦插苗長至5cm以上,應當適時移栽上盆。盆栽用土以疏松肥沃、微酸性為宜,pH值6.5 ~ 7.5,可選用全腐葉土、草炭土或珍珠巖∶粗泥炭按1 ∶3的比例混合。扦插苗上盆時根系周圍應盡量多帶些扦插基質,以減少對根系的傷害,定植于9~12cm 塑料盆。因秋海棠莖葉幼嫩多汁,根際漬水易腐爛,幼苗宜淺植,切忌過深,確保根頸部分不埋入基質中。上盆后澆透水,架設遮陽網遮陰栽培,兩周后揭除,以后每兩周噴施1 次水溶性完全肥料(20-10-20)1000倍液。
溫室栽培根莖類秋海棠生長適溫為20 ℃~22℃, 越冬溫度為10℃ 左右, 夏季溫度以不超過30℃ 為宜。光強4300 ~ 6500lux, 空氣相對濕度65% ~ 85%。澆水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即栽培基質出現(xiàn)干燥才澆水,澆水要澆透。
以上就是根莖秋海棠的繁殖技術,如果您也想種植秋海棠試試,那就抓緊機會來惠農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