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秋季怎么管理?大棚蔬菜秋季管理三大注意事項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861人閱讀
末夏初期間季節(jié)交替,這是天氣漸漸變熱,除了要加強日常管理外,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那么果蔬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呢?如何進行綜合防治呢?下面小編就來詳細的說一說。
一、瓜果蔬菜作物
四月底五月初春夏交接,立夏后開始進入炎熱的夏季,正是各類蔬菜播種生長的旺季,也是蔬菜生產(chǎn)管理最繁忙的階段。因此要及時做好各種作物的田間培育管理確保正常生長。
1、大棚瓜果蔬菜栽培以調(diào)溫、調(diào)濕為主,由于5月份大棚內(nèi)氣溫上升較快,晴天中午棚內(nèi)氣溫超過35℃,要及時揭膜通風降低溫度,防止高溫危害。每天上午8點揭膜下午4點后蓋膜,溫度保持在28-30℃夜間在17℃左右,空氣濕度應保持在80%-90%。生產(chǎn)管理上應科學追施肥水,滿足瓜果蔬菜對養(yǎng)分的需要,做好瓜類蔬菜的人工授粉,茄果類蔬菜的?;ū9ぷ?。
2、露地蔬菜已進入苗期階段,要中耕除草和清溝培土,及時查苗補苗保全苗;其次做好灌水保墑促進幼苗生長,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止?jié)碁?對需搭架栽培瓜果和豆類蔬菜要及時引蔓上架,及時整枝與摘除病葉和老葉。合理施肥。
二、病害、蟲害防治
1、霜霉?。褐饕:Υ蟀撞恕?a href='http://www.indianredcrossassam.org/p/xbc/' class='j-href' target='_blank'>小白菜、蘿卜、甘藍、番茄、辣椒、黃瓜等。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殘體。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攜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2)加強田間管理。提倡深溝高畦栽培適當密植,及時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fā)病。
(3)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1∶0.5∶300倍的波爾多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用進口的70%丙森鋅(安泰生)500-700倍液效果更佳。
2、炭疽?。褐饕:S瓜、西甜瓜、辣椒、菜豆等。
防治方法:
(1)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2)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3)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4)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3、病毒?。褐饕:η压悺⒐项?、豆類、十字花科蔬菜。
防治方法:
(1)一般細菌性病害、病毒病及蚜蟲等適宜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生長。在噴醋液后的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殺滅不喜酸性條件的菌害、蟲害。定植后用醋液每隔5-7天噴1次連噴3-5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2)病毒病發(fā)病初期用0.5%醋溶液50公斤噴灑可防治病毒病。
(3)種子消毒。種子用清水浸泡3-4小時,放入10%磷酸鈉中浸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或用0.1%高錳酸鉀浸泡30分鐘再用水沖洗。
(4)加強田間管理。適期早播不要連作,多施磷、鉀、鈣、微肥勿偏施氮肥。清潔田園減少菌源,將前茬作物帶出田間集中處理挖坑深埋。
(5)滅蚜、飛虱防病毒病病。在蚜蟲、飛虱發(fā)生期間噴灑73%克螨特乳油或70%吡蟲啉或25%噻蟲嗪。
(6)發(fā)病初期噴用50%氯溴異氰脲酸+復硝酚鈉1000倍液;發(fā)病較重時嗎啉胍乙酸銅+復硝酚鈉4天噴施2次。
4、番茄早疫病:早疫病又稱輪紋病,除危害番茄外還危害茄子、辣椒。
防治方法:選用75%百菌清500倍液、1∶1∶200倍的波爾多液(采前15-20天停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3%好力克懸浮劑3000-40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1000-2000倍液噴霧。
5、番茄晚疫?。褐饕:Ψ?、辣椒、茄子。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封鎖發(fā)病中心。藥劑可選用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700倍液、70%乙磷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6、菜青蟲:主要危害甘藍、油菜等。
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措施:應注意做好及時清潔田園鏟除雜草,深翻土地消滅越冬蛹。采收后的殘株敗葉應及時清除以減少菜青蟲基數(shù)。
(2)培育無蟲苗。利用防蟲網(wǎng)育苗防止菜青蟲在苗上產(chǎn)卵。
(3)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2.5%多殺菌素膠懸劑1000倍液,或5%氟蟲脲乳油2000-25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000-2500倍液、Bt500-1000倍液噴霧。時間要在一二齡幼蟲發(fā)生盛期噴霧防治。
7、小菜蛾:主要危害大白菜、蘿卜、包心菜等,其次是青菜、小白菜等。
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措施。蔬菜收獲后要及時清潔田間枯殘菜葉,及時翻耕菜地以減少第一次高峰期蟲源的食物來源,降低蟲口密度。改灌溉方式為噴灌。
(2)物理防治。在菜地里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利用燈光誘殺成蟲。
(3)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2.5%多殺菌素膠懸劑1000倍液,或5%氟蟲脲乳油2000-25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000-2500倍液、Bt500-1000倍液噴霧。時間要在一二齡幼蟲發(fā)生盛期噴霧防治。提倡藥劑混用、輪用,以延緩或阻止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
8、一代小地老虎防治掃殘
五月初是一代小地老虎防治掃殘的適期,注意觀察豆類(豇豆、刀豆、毛豆)、玉米,以及十字花科、定植大田的有無斷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蟲情及早使用毒餌誘殺殘留蟲口并補缺齊苗。小地老虎的防治根據(jù)發(fā)生時期,因地制宜采取以農(nóng)業(yè)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jié)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1)農(nóng)業(yè)防治:除草滅蟲。雜草是小地老虎產(chǎn)卵的場所,也是幼蟲向作物轉(zhuǎn)移為害的橋梁。因此春耕前進行精耕細作,或在初齡幼蟲期鏟除雜草,可消滅部分蟲、卵。
(2)物理防治:①誘殺成蟲。結(jié)合黏蟲用糖、醋、酒誘殺液或甘薯、胡蘿卜等發(fā)酵液誘殺成蟲。②誘捕幼蟲。用泡桐葉或萵苣葉誘捕幼蟲,于每日清晨到田間捕捉;對高齡幼蟲也可在清晨到田間檢查,入如果發(fā)現(xiàn)有斷苗,撥開附近的土塊進行捕殺。
(3)化學防治:對不同齡期的幼蟲應采用不同的施藥方法。幼蟲3齡前用噴霧,噴粉或撒毒土進行防治;3齡后田間出現(xiàn)斷苗,可用毒餌或毒草誘殺。
①噴霧。每畝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20-30mL、90%晶體敵百蟲50g兌水50L噴霧。噴藥適期應在有蟲3齡盛發(fā)前。
②毒土或毒砂??蛇x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適量,噴拌細土50kg配成毒土,每畝20-25kg順壟撒施于幼苗根標附近。
③毒餌或毒草。一般蟲齡較大是可采用毒餌誘殺??蛇x用90%晶體敵百蟲0.5kg或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2.5-5L,噴在50kg碾碎炒香的棉籽餅、豆餅或麥麩上,于傍晚在受害作物田間每隔一定距離撒一小堆,或在作物根際附近圍施,每畝用5kg。毒草可用90%晶體敵百蟲0.5kg,拌砸碎的鮮草75-100kg,每畝用15-20kg。
9、美洲斑潛蠅的防治
五月中旬前后是二代美洲斑潛蠅的盛發(fā)期,注意對瓜類、晚茬番茄、豇豆、刀豆等作物的防治,可結(jié)合防治蚜蟲進行兼治。
(1)加強植物檢疫:嚴禁從疫區(qū)調(diào)入蔬菜、瓜果、花卉等農(nóng)作物。
(2)農(nóng)業(yè)防治:在斑潛蠅為害重的地區(qū),把斑潛蠅嗜好的瓜類、茄果類、豆類與其不為害的作物進行套種或輪作;適當疏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在秋季和春季的保護地的通風口處設置防蟲網(wǎng),防止露地和棚內(nèi)的蟲源交換;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把被斑潛蠅為害作物的殘體集中深埋、漚肥或燒毀。
(3)高溫悶棚:在高溫換茬時將棚室密閉7-10天,晝夜不開縫,使溫度高達60-70℃,殺死大量蟲源,防止蟲源擴散到露地。
(4)采用黃板誘殺成蟲:在成蟲始盛期至盛末期,每畝置15-20個誘殺點,每點放置1張黃板誘殺成蟲,3-4天更換1次。
(5)科學利用天敵:釋放姬小蜂、反顎繭蜂、潛葉蜂等天敵。
(6)藥劑防治:
春季發(fā)生較輕可結(jié)合蚜蟲進行兼治。7-9月發(fā)生較重時成蟲羽化始盛期開始防治,用藥時間應選擇在晴天露干后至午后2時成蟲活動盛期進行,藥劑可選用5%氟蟲脲乳油2000倍液等;
在低齡幼蟲始盛期防治掌握在2齡幼蟲期前(蟲道約0.3-0.5厘米)噴施,藥劑則可選用50%潛蠅靈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5000-8000倍液等噴霧防治,5-7天防治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若在天敵發(fā)生高峰期用藥,宜選用1%殺蟲素1500倍液或0.6%滅蟲靈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另外保護地內(nèi)可用煙劑熏殺成蟲,用氰戊菊酯或其它煙劑交替使用,連續(xù)用2-3次即可見效。注意交替使用各類農(nóng)藥并嚴格掌握安全間隔期。
10、薊馬、蚜蟲、煙粉虱、紅蜘蛛、黃條跳甲的防治
(1)薊馬防治措施:
①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根據(jù)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藥。
②薊馬隱蔽性強,藥劑需要選擇內(nèi)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機硅助劑,而且盡量選擇持效期長的藥劑。
③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藥劑熏棚和葉面噴霧相結(jié)合的方法。
④提前預防,不要等到泛濫了再用藥。在高溫期間種植蔬菜,如果沒有覆蓋地膜,藥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
⑤薊馬施藥小技巧:薊馬的活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葉薊馬,(在南方稱頭薊馬)在葉上或者生長點上活動,一種是花薊馬,在花里活動,如果是葉薊馬,觀察活動規(guī)律,看什么時間段多就什么時間打藥,如果是花薊馬,一定要早起9點前施藥,因為早起花是張開的,打藥的時候用噴霧器托著向上打,效果是最好的,如果下午打花薊馬,花朵已經(jīng)閉合,效果沒有早起打好。
可選擇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或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25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20%毒?啶乳油1500倍、4.5%高氯乳油1000倍與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5%溴蟲氰菊酯1000倍混合噴霧,見效快,持效期長。為提高防效,農(nóng)藥要交替輪換使用。在噴霧防治時,應全面細致,減少殘留蟲口。
(2)蚜蟲、煙粉虱、紅蜘蛛防治措施:
蚜蟲防治常用藥劑:3%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或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交替用藥。
粉虱防治常用藥劑:25%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対粉虱有特效,25%甲基克殺螨乳油1000倍液,対粉虱成蟲、卵皆有效。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或20%吡蟲啉可溶劑4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500倍液交替噴施。
紅蜘蛛防治常用藥劑: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75%炔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3.3%阿維?聯(lián)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復方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10%瀏陽霉素1000-1500倍液,或20%雙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以上藥劑注意交替使用。
(3)黃條跳甲防治措施:
黃條跳甲物理防治:結(jié)合防治其他害蟲,使用黑光燈或者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在距地面25厘米處放置黃色或者白色粘蟲板,每畝地30-40塊,也可以較好地降低成蟲數(shù)量。
藥劑防治:土壤處理殺死土壤中黃曲條跳甲的幼蟲和蛹,可選用300克/升氯蟲·噻蟲嗪懸浮劑灌根;種子包衣處理能夠保護幼苗不受黃曲條跳甲幼蟲為害,可選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葉面噴霧殺滅成蟲,可選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噠螨靈微乳劑、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等藥劑。
黃條跳甲防治小技巧:夏季上午9時前或下午6時后噴藥。噴霧處理時應噴透葉片,噴濕土壤。田塊較寬的,應采用先噴四周再噴中央的方式,包圍殺蟲;如田塊狹長可先噴一端,再從另一端噴過去防止成蟲逃竄。施藥應嚴格遵循安全間隔期。
春夏交替時節(jié)果蔬病蟲害較多,因此種植戶要做好防治工作,并注意遵循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