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樹夏季管理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6549人閱讀
葡萄是屬于常見的水果,在我國種植范圍廣,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及保健功效,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那么如何種植能達到豐產(chǎn)的效果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河南地區(qū)葡萄四化避雨高產(chǎn)栽培技巧,希望對各位種植戶 有所幫助。
1 建園
1. 1 園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晝夜溫差大,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條件良好、pH值適宜的沙質(zhì)壤土地建園。
1. 2 建架與挖溝
秋季建單十字連體全鋼筋骨架,建架用鋼管長 2. 7 米,用打眼機打眼埋入地下 40 厘米,灌入水泥,使其牢固。在架上拉 10 道 12號鍍鋅鋼絲: 距地面 50 厘米拉 1道鋼絲,在十字鋼筋骨架兩側(cè)各拉4 道鋼絲,在十字鋼筋 骨架頂端再拉 1 道鋼絲。架建好后按南北行向挖栽植溝,溝寬 1. 0 米、深 0. 7 ~1. 0 米,定植行株距 3 米 ×1 米。
1. 3 選擇優(yōu)質(zhì)健壯苗木
選擇一級優(yōu)質(zhì)扦插苗木: 品種純度≥98%; 側(cè)根數(shù)≥5 條,粗度≥0. 3 厘米,長度≥20 厘米,分布均勻、舒展; 枝干充分木質(zhì)化,高度≥20 厘米,粗度≥0. 8 厘米,芽眼數(shù)≥5 個; 根皮與莖皮無新?lián)p傷,無檢疫對象。
1. 4 栽植
(1) 栽植時期與苗木處理 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 20 厘米深土層溫度穩(wěn)定在 10℃ 左右時栽植。苗木栽前剪去枯樁,過長根系剪留20 ~25 厘米,其余根系剪出新茬。地上部剪留 2 ~ 4 個芽,然后將苗木在清水中浸泡 24 小時左右。
(2) 栽植技術 將上一年秋季挖好的栽植溝整理,回填土壤。回填時株施充分腐熟有機肥 25 ~ 30千克,灌透水,沉實土。栽植深度是根頸部與地面平齊,7 ~10 天后,芽眼開 始萌動時將土堆扒開。
2 覆膜、拉防鳥網(wǎng)
4 月進行覆膜,覆膜前在單十字鋼筋骨架上每隔 1 米撐一弓形竹片,竹片寬 3 厘米、長 2. 7 米,覆膜時 2 人配合,將膜拉緊鋪在竹片上,用專用鋼絲交叉固定在鍍鋅鋼絲上。平時注意清除膜上霧塵水滴,保持膜面清潔。 進入結(jié)果期于6 月下旬拉防鳥網(wǎng)。10 月下旬揭膜、撤除防鳥網(wǎng)。
3 土肥水管理
3. 1 土壤管理
(1) 熟化土壤 在深挖栽植溝改土的基礎上,每年結(jié)合秋施基肥用機引犁第 1 年擴穴,第 2 年及以后深翻。春季萌芽前用機引犁淺耕土壤,深 20 ~25 厘米,耙平打碎。
(2) 中耕除草 每年行間、株間中耕除草 2 ~ 3 次,深 10 厘米左右,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夏季雜草生長旺盛期,可使用莠去津除草劑按照有關說明進行噴灑。
3. 2 施肥管理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重視施用磷鉀肥。秋施基肥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封凍前進行,施用量占全年總 施 肥 量 的 50% ~60%,一般畝施腐熟牛糞、豬糞等農(nóng)家肥 5000 千克,并混入 2%鈣鎂磷肥及 1% 硫酸鉀等。 采用機引犁開溝施入,要求距植株 50 厘米以外在細根大量分布區(qū)施入。追肥在春季萌芽至新梢長 6 ~ 7 片葉時,每隔 10 天開溝澆施淡糞清水 1 次;6 月上旬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 30千克; 8 月上中旬畝施過磷酸鈣 50 千克、硫酸鉀 15 千克、硼砂15千克,采用機引犁開條狀溝施入。
3. 3 水分管理
采用地面微噴灌技術,把握住“兩促兩控保證凍水”,即萌芽后到開花前灌 2 ~ 3 次水,花期控水,漿果膨大期根據(jù)降水情況灌水,土壤封凍前施農(nóng)家肥后灌好封凍水。夏季高溫干旱季節(jié),在 9: 00前和傍晚、夜間滴灌,避免中午高溫時灌水。
4 整形修剪
樹形采用單層雙臂水平形。苗木定植后留 2 ~ 3 個芽短截,萌芽后留 1 個粗壯新梢作主干,其余新梢抹除。當新梢長至 70 ~ 80 厘米時摘心,冬剪時留 50 ~ 60 厘米剪截。第 2 年春選生長健壯的 2 個新梢作主蔓,其 余新梢抹除,冬剪時留 50 ~100 厘米剪截。第 3 年春將兩主蔓左右分開,水平引縛在第 1道鐵絲上,萌芽后背上新梢結(jié)果。以后背上培養(yǎng)結(jié)果母枝或結(jié)果枝組,主蔓繼續(xù)延伸,布滿株間。
4. 1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在落葉后 2 ~ 3 周至次年樹液流動前,即 12 月至翌年 1月中旬進行。要求當?shù)貧鉁亟档?0℃以下,最好在冬至后進行。修剪順序是先骨干枝即主蔓,后結(jié)果枝組; 先疏枝,后回縮短截。選留健壯、成熟度良好的 1 年生枝作結(jié)果母枝,剪口下枝條粗度一般在0. 6 厘米以上,并高出芽眼 2 ~4 厘米。疏枝時從基部疏除,勿留短樁。剪鋸口要削平滑,不傷皮。對于單 十字全鋼筋連體骨架架式,要根據(jù)品種特性靈活修剪。
4. 2 夏季修剪
(1) 抹芽和定梢 抹芽、定梢在 4 月上中旬進行。抹芽就是在芽眼明顯膨大尚未展開、芽長到 0. 5~1. 0 厘米時進行,將多余無用的萌芽抹掉。主要有 3 種情況: 一是將主干、主蔓基部萌芽和不需要留梢部位芽抹掉; 二是 對于 1 個芽眼萌發(fā)出 2 個以上新梢,選留 1 個壯芽,其余抹掉; 三是枝蔓上有些部位芽過密,也要抹掉一些,保證留芽均勻、留壯芽。定梢是在新梢長15 ~20 厘米、能夠分辨出有無花序時,對其進行選擇性的去留,使架 面上達到合理的留梢密度。定梢應把握的原則是留早不留晚,留壯不留弱,留果不留空,留下不留上,留順不留夾,留單不留雙。單十字全鋼筋連體骨架新梢間距保持 15厘米左右 (綁梢后),同時注意留下的新梢生長勢要基 本一致。
(2) 摘心 分結(jié)果枝摘心和營養(yǎng)枝摘心。結(jié)果枝摘心一般在開花前 3 ~ 5 天,在結(jié)果枝的花序上方留 4 ~6 片已達正常葉 1/3 大小的葉片摘心。長勢偏旺則摘心程度適當重一些。一般留 10 ~ 12 片葉摘心,強枝長留,弱枝短留,空處長留,密處短留。
(3) 副梢處理 對于幼樹和生長強旺樹,主梢頂端的 1 ~ 2 個副梢留 3 ~ 4 片葉反復摘心,果穗下部的副梢全部從基部抹除,其余副梢留 1 片葉絕后摘心。進入結(jié)果期,主梢頂端的 1 ~2 個副梢保留 4~6 片葉摘心,其 余副梢從基部抹除,以后產(chǎn)生的二、三次副梢等,始終保留頂端的 1 個副梢留 2 ~ 3片葉反復摘心,其他的二、三次副梢徹底抹除。
(4) 綁梢、掐卷須 綁梢采用尼龍草繩、布條等材料,打成豬蹄扣。引綁新梢時,盡量使新梢在架面上均勻分布。卷須在架面上隨意纏繞,造成架面混亂,影響通風透光和操作 管理,也浪費營養(yǎng),無用卷須要及時掐掉。
(5) 剪枯枝、壞枝 剪枯枝、壞枝在 6 月上旬,與新梢摘心一起進行。
(6) 新梢引縛 整個夏剪過程中,將一些下垂枝、過密枝疏散開,綁到鋼絲上,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品質(zhì)。
(7) 剪梢、摘葉 剪梢、摘葉在 7 月中下旬至 9 月果實著色前進行。將過長新梢和副梢剪去一部分,把過密葉片 (特別是老葉和黃葉) 摘掉。剪梢、摘葉以架下有篩眼狀光影為標準,不能過重。
(8) 注意問題 應注意 3 方面問題: 一是夏剪剪下的枝葉要集中深埋或漚制; 二是夏剪時發(fā)現(xiàn)病葉、病梢、病果要及時剪下深埋;三是各項作業(yè)要按時、按要求進行。
5 花果管理
盛 果 期 畝 產(chǎn) 量 控 制 在1000 千克左右,每株留 10 個果穗,使每個果穗留果粒均勻,單穗重在 500 克左右。
5. 1 疏花序
一般在 4 月下旬開花前10~15 天疏花序。樹體生長勢較弱而坐果率較高的品種,在花序能夠辨別清楚時盡早進行; 樹體生長勢較強、花序較大的品種以及落花落果嚴重的品種,疏花序時間應稍晚些。疏花序以 “壯二、中一、弱不留”為原則,就是粗壯果枝留 1 ~ 2 個花序,中庸果枝留 1 個花序,細弱果枝不留花序; 或采用 “3、6、9”疏花序法: 就是花期結(jié)果枝長30 厘米以下不留花序,結(jié)果枝長 60 厘米左右留 1 個花序,結(jié)果枝長 90 厘米以上留 2 個花序。
5. 2 花序整形、掐穗尖花序整形與掐穗尖同時進行。果穗小、穗形較好的品種對果穗稍加整理即可。果穗較大、副穗明顯的品種,應將副穗及早除掉,并掐去全穗長1/4 或 1/5 的穗尖,使穗長保持在 15 厘米左右,不超過 20厘米,對于一些特大果穗疏掉上部的 2~3 個支穗。
5. 3 花期噴硼
一般在 5 月上旬開花前15 天左右噴施 1~2 次 0. 2%~0. 3%硼砂溶液。
5. 4 整穗疏粒
整穗就是在花序整形的基礎上對穗形不好的果穗進一步整理,使果穗緊湊、穗形美觀。整穗可結(jié)合第 1 次疏粒進行。先用手輕抖果穗,振落發(fā)育差、受精不充分的果粒,再用疏果剪或鑷子疏粒,疏除畸形粒、小粒、病蟲粒和 過密粒。疏粒一般在落花后 2 ~ 4周進行 1 ~ 2 次,第 1 次在果粒綠豆大小時進行,第 2 次在果粒黃豆大小時進行。果實生長后期、采收前還需進行 1 次果穗整理,主要是除去病粒、裂粒和傷粒。
5. 5 赤霉酸處理
開花前對夏黑等品種用4. 0~6. 7 毫克/升 20%赤霉酸可溶性粉劑蘸花序?;ê?1 周用 15~20 毫克/升赤霉酸蘸果粒。謝花后 2 周左右用 45~50毫克/升赤霉酸蘸或噴果穗,隔 2 周左右再重復 1 次。
5. 6 套袋
(1) 紙袋選擇。一般紅色、紫黑色品種如紅地球、夏黑等宜選用黃褐色或灰白色羊皮紙袋,而綠色品種如森田尼無核等對紙袋顏色要求不嚴。
(2) 套 袋 時 期 及 方 法。套袋一般在開花后 20 天左右即 6 月下旬生理落果后、果實黃豆大小時進行。套袋前首先根據(jù)品種特性疏果粒,并細致噴布 1 次 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藥液干后及時套袋。套袋 時先撐開袋口,托起袋底,使袋底膨起,手執(zhí)袋口下 2 ~ 3 厘米處,小心將果穗套入,從中間向兩側(cè)依次按 “折扇” 方式折疊袋口,于絲口上方從連接點處撕開將捆扎絲反轉(zhuǎn) 90°,沿袋口旋轉(zhuǎn)1 周扎緊袋口后綁在著生果 穗的果枝上。不要將捆扎絲整體拉下,捆扎位置在袋口上沿下方 2. 5 厘米處。袋口盡量靠上,果穗在袋內(nèi)懸空。套袋人不要用力觸摸果穗,果穗入袋后,手執(zhí)果穗柄操作。對于容易受日灼的品種如紅地球,套袋后在上面再 遮上一張舊報紙,或在果袋上打 1 ~ 2 個小的通氣孔。7 月依據(jù)早、中、晚熟品種的成熟情況,將果袋下口撐開。
(3) 套袋應注意的問題。套袋應注意 4 個問題: 一是用力方向始終向上,用力宜輕;二是不要把葉片套在袋內(nèi); 三是一定把果穗置于袋的中央,不可靠在袋上; 四是袋口要扎緊。
總之,葡萄果穗套袋規(guī)程是: 袋子放在左手掌→右手拇指放入袋子中→袋體膨脹→左手夾住果穗→果穗套入袋子中→袋切口在穗梗交叉重疊→袋一側(cè)向袋切口處折疊→另一側(cè)向袋切口處折疊→捆扎絲折在折疊處。
5. 7 適期采收
鮮食有色品種充分表現(xiàn)出該品種固有的色澤,無色品種呈黃色或白綠色,果粒透明狀,同時大多數(shù)品種果粒變軟而有彈性,達到該品種的含糖量和風味時采收。最好選擇晴天上午或傍晚采收,陰雨天、有露水時或烈日暴曬的 中午不宜采收。采收時一般果梗留 3~ 4 厘米。采收時用手托穩(wěn)果穗后用采果剪剪下,放入采果箱或采果籃內(nèi),要輕拿輕放。
6 病蟲害防治
6. 1 休眠期
一般在 2 月上旬,將園內(nèi)落葉、雜草、樹上僵果和冬剪剪掉的枝條清除出園,集中燒毀或深埋。
6. 2 樹液流動期
樹液流動期就是從春季樹液流動到萌芽時為止。一般在3 月下旬噴 1 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 95%精品多硫化鋇可溶性粉劑 150 ~ 200 倍液,預防葡萄炭疽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介殼蟲和紅蜘蛛等 。
6. 3 萌芽與新梢生長期
主要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綠盲蝽、癭螨等。一般在 4 月下旬噴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 ~1000 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700 ~ 1000 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 2000 ~ 2500 倍液等進行防治。
6. 4 果實發(fā)育期
重點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褐斑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白粉病、螨類、葉蟬、十星葉甲、透翅蛾等。5 月上旬果粒膨大初期噴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防治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和葡萄褐斑病 。葡萄白粉病發(fā)病初期連噴 2 ~ 3 次三唑酮或甲基硫菌靈等,間隔10 天,還可兼治葡萄霜霉病、葡萄褐斑病、葡萄炭疽病等。從 6 月上旬開始,噴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 ~ 800 倍液或 0. 2 ~ 0. 3 波美度石硫 合劑,防治葡萄霜霉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炭疽病。害蟲發(fā)生時,可噴布 50%辛硫磷乳油 1000~ 1500 倍液或 20%甲氰菊酯乳油 3000 ~ 4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
6. 5 漿果成熟期
重點防治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霉病、葡萄褐斑病、透翅蛾、金龜子等。對 4 種病害均有效的藥劑是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對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有效的藥劑是 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600 ~ 8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 ~ 800 倍液。對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霜霉病有效的藥劑是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 ~ 1000 倍液、甲霜靈·錳鋅、百菌清、多菌靈等。交替使用上述農(nóng)藥和生物農(nóng)藥 除蟲菊素、煙堿、魚藤酮和蘇云金桿菌等,于 7 月中下旬、8 月中下旬、9 月上中旬、10 月中下旬各噴 1 次。
以上是詳細的葡萄四化避雨高產(chǎn)栽培技巧,其關鍵的園間管理在于花果期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所以各位種植戶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