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粉所造成的銀杏樹掛果不均勻怎么辦?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643人閱讀
最近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已為大家介紹過幾套有關(guān)銀杏樹的栽培管理技術(shù),銀杏樹與其它樹種相比,其對環(huán)境的抗逆與適應能力較強,喜光照與喜溫是其所具備的主要特點,較為適宜種植在砂質(zhì)土壤中。下面一起再學習一下北方地區(qū)銀杏樹的栽培與管理技術(shù)。
1 育苗技術(shù)
在進行銀杏種子選擇時,應采收母樹樹齡為80年左右的大顆粒種子,采后將種子去皮并陰干。北方播種銀杏樹苗以春播為最佳,苗床應選擇透水性較好的砂質(zhì)土壤。若采取萌蘗來進行繁殖,北方地區(qū)則需要在冰雪解凍后挖取基部半邊帶根的萌枝條,將其栽種在苗圃當中,在枝條直徑為1~4cm最佳。采取扦插方式育苗,則需要在5~6月份選擇當年生的軟枝,將其剪成10~15cm,留 3~4 葉即可,然后再將軟枝的一半插入土中,及時澆水使其葉片維持濕潤的狀態(tài)。
2 栽植時間與苗木種植
2.1栽植時間
春分與清明之間是我國北方地區(qū)最適宜種植銀杏的時期,需選擇長勢較好和生長健壯的幼苗。
2.2栽植穴處理
挖掘銀杏樹種植穴的尺寸以100cm×100cm×80cm 為最佳,在種植穴挖好后還需在底部鋪厚度約為 20cm 的樹葉,鋪之前應利用百菌清對樹葉進行消毒,并和 0.25kg硫磺粉進行攪拌,然后再采取分層的方式墊新土,填完之后還需以0.15kg/m 2 的用量在表層灑上硫酸亞鐵 。
在種植穴底部鋪一層樹葉的主要目的為:一是能夠起到隔堿的作用;二是當樹葉腐爛時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熱氣,進而讓地溫升高,這樣有利于新根的成長;三是腐爛后的樹葉能夠起到基肥的作用。同時,在樹葉當中拌入硫磺粉則是為能夠殺菌消毒,以此提升腐葉肥的酸度,而在表層灑上硫酸亞鐵能夠在土壤中構(gòu)成一層酸膜,進而避免土壤出現(xiàn)返堿的情況。
2.3栽植方法
在銀杏樹苗栽植過程中,首先應在植坑中放入植株,擺正苗木后填土并踏實。要防止傷到根系,保證適宜的種植深度,以免春季悶芽、冬季根系凍傷情況的發(fā)生。種植后應立即澆第 1 次水,第 2 次水在 3d 后澆,再過 3d 后澆第 3 次水,3d 后等到表面的土稍微較干時,就可以在根頸部封堰培土,培土厚度大約為 35cm。為了避免新植苗小耐不住大風吹,應用竹竿將其傾斜,按 120°夾角搭設(shè)三角支撐,還要在植干上纏上草繩,可以避免陽光灼傷和凍害的發(fā)生。栽植大樹時,應盡量先在坑中灌滿水后再進行栽種,等到水完全滲透后,再在坑中放入大樹,將土踏實,使坑中的水向上返將根部浸濕 。下一次澆水時應將引水溝挖在坑邊,把水放滿其中,讓水緩慢滲透根部,防止大水漫灌。
2.4大樹移植技術(shù)
移植直徑 15cm 以上的銀杏大樹時,起苗的最佳土球為直徑的6~7倍,不能太大。用車輛運輸大苗時,一輛車最好只裝載一排大苗,不能疊放大苗,避免相互擠壓導致土球散裂。栽植前應檢查樹穴的大小、深度與所栽銀杏土球的高、寬是否合適,原則上“寧淺勿深、寧大勿小”。栽植時將苗放入穴內(nèi)后要先解除土球上的草繩,填入一半的土后夯實,再填另一半土,再夯實,把樹堰圍上并澆第 1 次透水。栽植銀杏大樹后應立即采用三支柱進行支撐,在支柱和樹干連接的地方用橡膠墊或軟布進行保護。栽植后每隔 3~5天后進行第 2 次澆水,之后每 7~8 天澆 1 次透水,40天后可以就土壤的濕度情況進行合理澆水。
3 栽后管理技術(shù)
3.1施肥
施肥應結(jié)合銀杏樹的長勢科學施肥。在春季,應在谷雨前 30d 內(nèi)施葉面肥,以促進小樹苗的健康成長。在選擇肥料上,應采用有機肥和速效肥相結(jié)合的方式,根據(jù)樹的大小選擇施肥量。在夏季,應施膨果肥,最好在 7 月上旬完成,這樣可以使根系旺盛,保證及時供應養(yǎng)分,確保果實更好地生長。因此時氣溫較高,一般不能運用開溝施肥的方式,這樣會切斷銀杏樹的根部,影響?zhàn)B分吸收。若長時間處于干旱的環(huán)境中,需及時供給水分。
3.2病蟲害的防治
考氏白盾蚧、銀杏超小卷葉蛾等害蟲,可用樂菊乳劑 2000~2500倍液防治;白蟻巢用20~25g滅蟻靈粉劑消滅;銀杏白粉病用井岡霉素 + 甲基托布津(3︰7)800 倍液防治;根腐病、莖腐病以及黃化現(xiàn)象,可用硼砂、硫酸銅、多菌靈混合施于根部,與噴施甲基托布津相結(jié)合防治,效果十分理想。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銀杏種植需要精心管理,對栽植時間、栽植穴處理、栽植方法、大樹移植技術(shù),以及田間管理等都有嚴格要求,因此,掌握銀杏的栽培管理技術(shù)對規(guī)模化種植和林業(yè)生產(chǎn)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