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錢柳嫩枝如何選擇正確的生根劑?有哪些技術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049人閱讀
近江蟶屬于雙殼貝類,具有肉味美、適應低比重,生長比縊蟶快、經(jīng)濟價值高等特點,如果人工養(yǎng)殖會有良好的養(yǎng)殖前景,那么它怎么進行育苗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近江蟶大規(guī)格苗種培育技術,各位趕緊了解一下吧。
一、餌料組成
近江蟶為濾食性貝類,以海區(qū)自然微藻和有機碎屑為餌料,微藻主要攝食硅藻類,以骨條藻、海鏈藻、菱形藻、小環(huán)藻、雙菱藻、圓篩藻、舟形藻等為主。
二、近江蟶池塘大規(guī)格苗種培育
1.場地選擇
池塘應選擇在江河入??谔帲M排水方便,池水容易排干的、底質為細泥或泥沙的池塘。養(yǎng)殖水質要符合漁業(yè)水質標準(GB11607-1989)和無公害食品,海水養(yǎng)殖用水水質(NY5052-2011)的要求,海水比重1.003~1.014。
2.池塘整理
(1)池塘面積:苗種培育池塘每口池面積以10畝~20畝為好,同時配套1∶1或1∶2的藻類培養(yǎng)池。
(2)池塘整理:苗種培育池的底泥,在放苗前的2個月先用攪泥船攪成泥漿25cm~30cm,以方便日后洗苗。
3.藥物清塘
放苗前3天~5天內(nèi),根據(jù)池塘內(nèi)敵害生物的種類,可選用阿維菌素、三唑磷乳液等藥物進行清塘處理,用藥量以能徹底殺滅敵害為準,藥性消失后應及時播苗。
4.播苗
(1)播苗前準備:播苗的前一天先將培苗池的底泥推平,再注入與育苗室的池水鹽度相近的海水10cm~15cm以等待放苗。
(2)稚貝選購:播苗前要認真選擇蟶苗稚貝。蟶苗稚貝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近江蟶大規(guī)格苗種的產(chǎn)量。優(yōu)質的近江蟶稚貝在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殼色白、殼潔凈、大小均勻、不含雜質、身體翻轉有勁、體內(nèi)腸道有藻類,規(guī)格200萬粒/kg~600萬粒/kg為好。
(3)播苗:近江蟶稚貝運到培苗池后,要先將裝近江蟶稚貝的泡沫箱打開,放置在陰涼處約1h左右,用適宜鹽度的海水淋洗讓其適應。播苗時,用小水桶裝七分滿的池水,再把適量的近江蟶稚貝放入桶中輕輕攪勻,用小盆或水瓢舀起均勻潑灑到培苗池,近江蟶稚貝的放養(yǎng)量為2000萬粒/畝~3000萬粒/畝。播完稚貝后應盡快添加池水,使池水淹過池底約20cm~30cm。
5.日常管理
自然水域的餌料往往不能滿足近江蟶大規(guī)格苗種培育的需要,為了使近江蟶苗種快速生長,必須滿足其生物餌料的需求。因此,在近江蟶苗種培育池必須配備1∶1或1∶2的藻類培養(yǎng)池。藻類培養(yǎng)池的藻類以硅藻為主,水色為茶褐色或淺褐色為好。每天將藻類培養(yǎng)池的藻水引入苗種培育池,引入的餌料以當天能攝食完(藻類顏色由深變淺或變清)為好;若引進苗種培育池的餌料沒有吃完或水色變得更深,則要及時排掉苗種培育池的水,平時應注意觀察水體中餌料生物藻色的變化,苗種培育池每2天~3天干露一次。
苗種培育期間,養(yǎng)殖管理人員要經(jīng)常檢查苗種生長情況。播苗1天~2天后,要下苗種培育池檢查稚貝的成活率,根據(jù)底泥面上死殼量的多少,確定是否需要補苗及補苗的數(shù)量。遇高溫天氣,應選在早、晚排換水,換完水后,水要盡量加高,防止高溫水燙傷苗種。
6.病害防治
近江蟶大規(guī)格苗種培育過程中常遭受各類海洋生物的危害,這幾年在苗種培育過程中經(jīng)常遇見的主要敵害和采取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種。
(1)沙蠶等多毛類主要采用預防方法:放苗前用中草藥“復方魚蟲凈”清塘。使用藥量,每畝池底面積200g~300g,用60℃溫水浸泡半天后全池均勻潑灑。
(2)魚類防治方法:放苗前2天用三唑磷乳液每瓶用25kg水稀釋后,用噴霧器均勻噴灑于苗種培育池底泥面上,每瓶三唑磷乳液可用1畝。
(3)滸苔等絲狀藻類可用除藻藥物消除;施藥后池塘2天~3天不進排水,如有增氧機效果更好。
(4)池塘底質不良、老蝦池池水排不干、清池底質處理不徹底,底質腐黑、發(fā)臭等情況,會使近江蟶苗種培育中后期生長緩慢,成活率低,嚴重時甚至造成大規(guī)格苗種培育失敗。防治方法:養(yǎng)殖過程中每10天使用一次EM菌和芽胞桿菌混合菌劑,以改良底質;使用時,先把池水排少或抽干,再把EM菌和芽胞桿菌混合攪勻,均勻潑灑于培苗池底,可根據(jù)底質污染輕重,酌情增減使用量。
近江蟶是營養(yǎng)極高、肉質鮮美的水產(chǎn),而且養(yǎng)殖成本低,養(yǎng)殖方法簡單,只要注意池塘管理及病害防治即可,以上是詳細的管理方法,各位趕緊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