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8689人閱讀
香椿又被稱作香椿芽、香椿樹,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分布范圍極廣。香椿芽不僅是大家喜愛的傳統(tǒng)蔬菜,還出口到美洲、歐洲,這種蔬菜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元素,市場價值也很高,不少種植戶都想種植香椿樹,下面就來說說香椿樹的種植方法。
1、選地
(1)選擇背風向陽、排灌良好、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土層深厚濕潤、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圃地,土壤pH值為5.5-8。
(2)注意:地下害蟲數(shù)量過多的地方不宜作苗圃地。
2、采種以及催芽
(1)首先選擇樹齡15-30年生、干形通直圓滿、樹冠龐大、葉片有光澤、香味濃郁、生長旺盛且無病蟲害的優(yōu)勢木進行采種。
(2)隨后將采回的果實放在太陽下曬至果瓣開裂,翻動取出種子,注意:不可暴曬,否則會降低種子的發(fā)芽力。
(3)接著將種子陰干后,裝在袋中置于通風干爽的室內(nèi)貯藏,一般可貯藏5-6個月。
(4)然后將種子進行催芽后便可整地播種。
3、整地播種
(1)清除田地中的雜草、灌木以及采伐剩余物并燒毀。
(2)坡度平緩的地方可以全墾整地,深度一般為15-20cm。
(3)種植密度應(yīng)根據(jù)培育林木的目的來決定,以培育頂芽嫩葉為主的林地應(yīng)適當密植,株行距為2m×2m,穴規(guī)格為60cm×60cm×30cm。
(4)在穴內(nèi)施基肥,主要以磷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在栽植前應(yīng)回填部分表土和心土。
(5)于每年的3-4月播種,大田育苗應(yīng)筑高床,床面寬1-1.5m,高15-30cm,步道寬40-60cm。
(6)起畦后,床面墊黃心土或火燒土,厚約3cm。
5、栽植
(1)在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起苗,起苗前2-3天需淋透水,保持土壤濕潤。
(2)起苗時,需使用起苗工具并注意保持根系完整。隨后將苗木分級,做到隨起隨種。
(3)裸根苗應(yīng)用黃泥漿漿根后再種植,栽植時,將苗木扶正,用雙手小心壓緊土壤。
6、施肥
(1)苗木生長期,應(yīng)勤施和薄施肥料,以施有機肥為主。
(2)速生期,適量增施化肥,比如尿素、硫酸銨等。
(3)7月上旬,重施1次肥,畝追施尿素15-20kg或磷酸二銨25-30kg。
(4)8月上旬再追肥1次,畝追施尿素15kg或硫酸銨20kg。
(5)9月停止追施氮肥,為防止苗木“貪青”生長,可葉面噴施300倍液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3-4次。
(6)待第2茬香椿芽長出后,1平方米撒施尿素25g,施后輕澆水1次。
(7)若管理得當,1年生大田苗高可達70cm,地徑可達0.8cm。
7、后期養(yǎng)護
(1)當香椿幼苗長至50cm高時,需噴灑多效唑防止植株瘋長,一般每半個月噴灑1次,噴灑2-3次即可。
(2)為控制植株的高度,應(yīng)進行摘心處理,能促進其他分枝的生長。
(3)香椿在生長期間主要有白粉病和葉銹病等病害,在白粉病發(fā)病期間,整枝打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同時用15%粉銹寧1000倍液噴灑防治,提高抗病能力。在發(fā)生葉銹病時,用15%可濕性粉銹寧600倍液噴灑防治。
(4)桑黃螢葉甲是香椿主要的病害,用生物農(nóng)藥BT2000倍液噴霧、植物源農(nóng)藥0.63%煙苦參堿500倍防治,也可在清晨敲打樹干,將該蟲振落在地,然后迅速捕殺。
8、采摘
(1)香椿很嬌嫩,所以采收時不可用手掰,需用剪刀剪或用刀削。
(2)采收標準以芽色紫紅,芽長10-12cm為宜,第1茬的香椿宜早采,在椿芽長到10cm以上且不超過15cm時采收,此時椿芽肥嫩、無纖維、品質(zhì)好,是椿芽中的上品。
(3)第1次采收時,在芽基部保留2片復葉,第2次采收時,側(cè)芽需留2-3片復葉,使芽薹基部繼續(xù)分生葉片。
(4)采收宜在早晚進行,待采收頂芽后,上部4-6個側(cè)芽會迅速萌發(fā),15-20天后便可收第2茬,以后每隔15天左右采收1茬。
(5)多數(shù)地區(qū)第1茬椿芽約清明至谷雨前后采摘,以在谷雨前采收前為宜。
以上就是香椿樹的種植方法,香椿芽的生長比較特殊,一般只在春天才能收獲。我國香椿品種眾多,不同品種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略有不同,靈活運用種植技術(shù),以求獲得最大產(chǎn)量與最佳品質(zhì)。
關(guān)于香椿樹的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