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提高茄子的坐果率?
惠農網·農技學堂
19310人閱讀
菌核病是茄子種植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具有發(fā)病時間長,發(fā)病速度快的特點,一旦感染,發(fā)病部位多,從幼苗開始,莖、葉、花、果實都有可能染病。茄子菌核病會影響茄子的生長發(fā)育,降低其產量,那么茄子菌核病的癥狀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茄子菌核病的癥狀
1、苗期病發(fā)始于莖基,病部初呈淺褐色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紅色棉絮狀菌絲,呈軟腐狀,無臭味,枯燥后呈灰紅色,菌絲集結為菌核,病部縊縮,茄苗枯死。
2、成株期各個部位都可能發(fā)病,先從主莖基部或側枝5-20cm處開始,初呈淡褐色水漬狀病斑,稍凸起,突變灰紅色,濕度大時也長出紅色絮狀菌絲,皮層霉爛,在病莖外面及髓部構成玄色菌核,枯燥后髓空,病部表皮易決裂,纖維呈麻狀外露,致植株枯死;
3、葉片受害也先呈水浸狀,后變成褐色圓斑,偶爾具輪紋,病部長出紅色菌絲,枯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現(xiàn)水漬狀濕腐,終致零落;果柄受害致使果實零落;果實受害端部或向陽面初現(xiàn)水漬狀斑,后變褐腐,稍凸起,斑面長出紅色菌絲體后構成菌核。
二、防治方法
1、土壤處理
在前一輪作物收獲后,深翻土地,在高溫下暴曬,減少病源。藥劑處理土壤,每畝用60%多·福可濕性粉劑4-5公斤,對干土15-20公斤充分混勻撒于畦面,然后耙入土中,可減少初侵染源。
2、加強田間管理
種植茄子可采用高起壟定植栽培,注意放風通氣,降低棚內濕度,抑制病菌繁殖。發(fā)病后,可適當提高夜溫,減輕病害,施用腐熟有機肥或生物有機復合肥。
3、清除病株
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清除,帶出田間及時銷毀,減少傳播途徑。
4、藥劑防治
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可用藥劑防治??捎?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50%甲托可濕性粉500倍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7-10天使用一次,連續(xù)用3-4次。發(fā)病初期也可用煙熏法,用15%速克靈煙劑每畝225克熏煙,每10天熏一次,連續(xù)熏3-4次可有效控制。
以上就是茄子菌核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茄子菌核病在低溫、高濕條件下發(fā)病重,早春有3天以上連續(xù)陰雨或低溫侵襲病情加重,種植戶們要引起重視,及時防治。
關于茄子菌核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