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細(xì)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6834人閱讀
冬瓜是一種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做湯的蔬菜,不僅美味,還具有藥用功效,因此一直銷量好、價格穩(wěn)。在我國,不少地區(qū)都會種植冬瓜,冬瓜也有很多品種。下面簡單學(xué)習(xí)下冬瓜種植技術(shù)及管理。
1、催芽播種
播種時間應(yīng)根據(jù)當(dāng)?shù)氐臍鉁睾驮O(shè)施條件來確定,育苗溫度需達(dá)到15℃以上,2月至7月均可進(jìn)行播種。
冬瓜種子發(fā)芽難度較大,但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提高發(fā)芽率:
方法一:對于籽粒較大的冬瓜種子,可用鋒利的剪刀在發(fā)芽口剪掉一小塊種殼,注意不要傷及種子的胚胎。接著,用常溫水浸種10小時左右,芽率可達(dá)90%以上。
方法二:對于小籽粒的冬瓜種子,可使用0.01%的920(赤霉素)溶液在常溫下浸種4~5小時,然后用清水洗凈種子表層的臘質(zhì)沾液,再用常溫清水浸種5~6小時,芽率同樣可達(dá)90%以上。
如果不采用上述方法,也可用常溫水浸種15小時后進(jìn)行催芽,不過芽率通常在65%~80%之間。無論是哪種種子,其浸種、催芽、播種、苗床管理以及定植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
2、栽培模式
常見的冬瓜栽培模式有爬地栽培、平架栽培、立柱栽培和人字架栽培。
2.1爬地栽培
爬地栽培的畦寬為6米(包含溝渠),冬瓜苗栽種在畦的兩邊,采用單株栽培,藤蔓對爬。這種模式適合粗放管理,小果型冬瓜如“排骨香”“小翠妹”“365冬瓜”等,每667平方米可栽種300株左右;大果型冬瓜如“新西洲”“大肉紅燒”等,每667平方米可栽種150~200株。粗放管理時,只需在藤蔓基部進(jìn)行整枝,其他時段可不整枝。
若采用雙蔓整枝的方式,小果型冬瓜每667平方米可栽種500株左右,大果型冬瓜每667平方米可栽種250~300株。具體操作是,當(dāng)主蔓長至4~5葉時對主蔓摘心,選留2條健壯的子蔓生長、爬地、結(jié)瓜,同時要及時剪除子蔓上的孫蔓。
2.2平架栽培
平架栽培適合中小果型的冬瓜,但不適宜大果型冬瓜。搭架方式有多種,如有竹子的地方可以用竹拱架,也可以利用大棚的鋼架。畦寬約5米(包含溝渠),冬瓜苗栽種在畦的兩邊,單株栽培,每667平方米可栽種500~600株。在平棚上放置一些竹枝,利于藤蔓伸展;或者簡單地蓋一層絲網(wǎng)(網(wǎng)孔20~25厘米),植株抽蔓后引導(dǎo)其上架。
2.3立柱栽培
立柱栽培是在畦面上立上柱子,柱子上固定鐵絲,讓冬瓜藤蔓在鐵絲上爬行。由于立柱的材料不同,柱與柱之間的距離也有所不同,但原則上拉上的鐵絲要牢固,鐵絲與地面的距離約為1.3米,這樣方便冬瓜坐果后隨著果實的膨大而自然垂落到地面。其行株距可參考人字架栽培。
2.4人字架栽培
人字架栽培是目前大果型冬瓜的主要搭架栽培方式。其畦寬為1.8~2米(包含溝渠),用小竹桿搭“人”字架,竹桿高度為1.5~1.8米,人字架之間的距離為1.2~1.4米,兩根竹桿的交叉點離地面1.3米左右,這個高度便于冬瓜坐果后隨著果實的膨大而垂落到地面。在兩竹交叉點固定一根橫架材,扎緊固定好,用于冬瓜藤蔓上架后爬行。
每畦中間只栽一行冬瓜苗,株距0.6~0.7米,每畝可栽種500株左右。先讓小苗爬地生長,引導(dǎo)主蔓向兩邊爬行(各占一半),當(dāng)主蔓爬到竹桿邊時再引蔓上架,主蔓長至橫架材時,沿橫架材一個方向生長。
需要注意的是,先讓藤蔓爬地生長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坐果高度。立柱栽培和人字架栽培都采用單蔓整枝,即只留主蔓生長。分兩次留瓜,每次留瓜1~2個,第一次留瓜在主蔓18葉左右(在架高1.3米左右的位置),授粉留瓜后,對主蔓打頂摘心,只留一個側(cè)芽生長點,目的是先讓養(yǎng)分供應(yīng)第一批瓜。當(dāng)?shù)谝慌辖咏墒欤桊B(yǎng)分減少后,在新蔓上再留1~2瓜,方式同上。每次留瓜最好采用人工授粉。隨著冬瓜的膨大和重量增加,它會慢慢垂下,此時要注意理順藤蔓,防止藤蔓、瓜須阻礙冬瓜的膨大,最終讓瓜的底部自然觸地,冬瓜直立生長,形成一排排整齊的冬瓜。如果地下水位較高,可在瓜的底端墊上瓷磚或小木板,防止底部觸水腐爛。
3、肥水管理
每667平方米施用含硫酸鉀的復(fù)合肥50公斤作為基肥。在果實膨大期,當(dāng)幼瓜重量達(dá)到500克左右時,每畝追施含硫酸鉀的復(fù)合肥25公斤,并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加蕓苔素內(nèi)脂,每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這樣可以加速果實膨大,提高產(chǎn)量30%以上,同時增強(qiáng)植株的抗病能力,使瓜的顏色更好。當(dāng)?shù)诙现亓窟_(dá)到500克左右時,再次施用膨果肥水,方法與之前相同。
4、病蟲害防治
冬瓜的抗病能力較強(qiáng),病蟲害相對較少。在幼苗期可能出現(xiàn)立枯病和猝倒病,可使用65%多菌靈500倍液進(jìn)行防治;生長中后期可能出現(xiàn)白粉病和霜霉病,可用77%可殺得500倍液或72%杜邦600倍液防治1~2次即可。蟲害方面,主要有黃守瓜和蚜蟲等,可使用跳甲凈50毫升加10%蚜虱斃20克兌水15公斤噴施進(jìn)行防治。
通過以上科學(xué)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措施,冬瓜的生長周期將更加順暢,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也將得到顯著提升。種植戶可以根據(jù)當(dāng)?shù)氐膶嶋H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方法,以實現(xiàn)冬瓜種植的最佳效益。
關(guān)于冬瓜種植技術(shù)及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