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殺菌劑敏感的作物有哪些?
惠農網·農技學堂
6447人閱讀
近些年隨著我國種植規(guī)模有所增加農作物的病蟲害發(fā)生的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農作物發(fā)生病蟲害后必將導致經濟效益下降,因此種植戶們越來越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只有正確使用農業(yè)殺菌劑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噴霧法噴粉法
1、噴霧法。 噴霧是使用噴霧器械使藥液在一定壓力下或者離心力作用下,分散成細小霧點均勻覆蓋在作物或者雜草上,是目前生產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此法適用于乳油、水劑、可濕性粉劑、懸浮劑、可溶性粉劑等農藥劑型,噴霧時要求均勻周到使目標物上均勻地有一層霧滴。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通常分為常量噴霧、低容量噴霧和超低容量噴霧3種。
(1)常量噴霧。噴藥液量≥450 L/hm是一種針對性噴霧方法,特別適于噴灑保護性的殺菌劑。常量噴霧工效低、勞動強度大。常用器械為手動噴霧器。
(2)低容量噴霧。噴藥液量15~450 L/hm是一種針對性和飄移性相結合的噴霧方法,省藥、省工,適宜噴灑內吸性殺菌劑,可用于大面積病害防治但不適用于噴灑除草劑和高毒農藥。常用器械為機動噴霧機。
(3)超低容量噴霧。噴藥液量小于15 L/hm也是一種飄移累積性噴霧,適于噴灑內吸劑但不適用于噴灑保護性殺菌劑。常用施藥器械為機動超低容量噴霧機。 2、噴粉法。 粉劑應干燥不得有雜物和結塊。噴粉時注意調節(jié)粉門開度控制噴粉量。大田噴粉時走向最好與風向垂直,噴粉方向與風向一致或稍有夾角并保持噴粉頭處于人體下風側。在林區(qū)噴粉時注意利用地形和風向,晚間利用作物表面有露水時進行噴粉較好但要防止噴粉口接觸露水。
二、土壤處理種子處理法
1、土壤處理法。 土壤處理是將藥粉用細土、細砂等混合均勻撒施于地面,然后進行耬耙翻耕等。主要用于防治土傳病害。其優(yōu)點是藥劑不飄移對天敵影響小。缺點是撒施難于均勻且施藥后需要不斷提供水分才能得到發(fā)揮。如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用藥量為15~30 kg/hm加入適量細土后混合均勻撒施后耕翻土壤。
2、種子處理法。 種子處理可以防治種傳病害并保護種苗免受土壤中病原物侵染,用內吸劑處理種子還可防治地上部病害。包括拌種、浸種 (浸苗) 、悶種三種方法。拌種是用一定量的藥粉或藥液與種子攪拌均勻,用于防治種傳、土傳病害的方法。拌種的用藥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0.2%~0.5%;浸種 (浸苗) 是指將種子 (幼苗) 浸泡在一定濃度的藥液里,經過一定時間使種子或幼苗吸收藥液消滅所帶病原菌;悶種的做法是把種子攤在地上,用稀釋好的藥液均勻地噴灑在種子上,攪拌均勻之后堆悶1晝夜晾干即可。
三、熏蒸法
熏蒸法是利用揮發(fā)性強的藥劑產生的有毒氣體來殺死病菌的方法,一般在密閉條件下進行,用于防治溫室大棚、倉庫、土壤或種苗上的病菌,具有工效高,防效好、作用快等優(yōu)點。但熏蒸的空間要求密閉條件嚴格,保護地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如可采用30%百菌清煙霧劑熏蒸防治設施花卉病害,用量為300~400g/667m每隔7~10d 1次并注意密閉門窗。
四、涂抹法
內吸作用的藥劑直接涂抹在植物幼嫩部分,或將樹干老皮刮掉露出韌皮部后涂抹內吸藥劑,使藥液隨植物體液運輸?shù)礁鱾€部位。此法用藥少對天敵安全。
五、高壓注射法和灌注法
高壓注射法是用專用高壓樹干注入器將藥劑注入植物體內用以防治病害的方法,該法藥液利用率高、見效快、持效期長、無環(huán)境污染、施藥后需用木塞或泥將注射孔密封;灌注法是用注射器將藥液慢慢注入樹體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或用輸液瓶將藥液掛于樹上針頭插入適當部位將藥液注入的方法。
六、灌根法
在植物生長期可以定期用殺菌劑水溶液灌根來預防植物病害。保護性殺菌劑在植物生長期灌根可以預防根部病害和其他一些土傳病害;內吸性殺菌劑灌根、藥劑還可以通過根系的吸收可以到達地上部,不僅能預防地下部病害還能夠預防地上部病害。如惡霉靈具有內吸性灌根后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內傳導到地上部,不僅可以預防地下部病害 (如根腐病) 還可以預防地上部病害 (如灰霉病,炭疽病等) 。
以上就是農業(yè)殺菌劑的使用方法,只有采用正確的施用方法才能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