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棗種植技術(shù)要點:膨大期、著色期該怎么管理?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031人閱讀
紅大1號棗又可以稱為洪大1號棗,是棗莊市果樹科學研究所從泗洪大棗資源中選育的大果型棗樹新品種,該品種在2006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通過在各地引種試栽,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適應(yīng)性和遺傳穩(wěn)定性,接下來小編就來簡單說說紅大1號棗品種特點及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1 品種特點
1.1 植物學特性
紅大1號棗樹勢強健,幼樹直立生長性強,樹體結(jié)構(gòu)緊湊,成齡樹高3.5米以上,樹形為自然長圓頭形,適合密植。紅大1號棗樹花量大,花序著花4~7朵,花蕾淺綠色,為兩性完全花,初開時蜜盤淺黃色,花粉量較大。
1.2 生長結(jié)果特點
紅大1號棗幼樹結(jié)果較晚,定植第2年始花,第3年株產(chǎn)1~3千克,第4年株產(chǎn)5~7千克,第5年株產(chǎn)12~22千克?;ㄆ趯囟鹊男枨鬄槠胀ㄐ?,坐果力中等,異花授粉能明顯提高坐果率。采用酸棗砧木嫁接苗建園后不易發(fā)生根蘗。
1.3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紅大1號棗果實極大,果形圓柱形,單果重43~72克,果柄約2 毫米,果頂廣圓,部分凹陷較明顯者狀如佛手瓜;白熟期果皮綠黃色,成熟時果皮綠白色,完全成熟時全面著赭紅色;肉質(zhì)松脆、無渣,品質(zhì)上等。鮮果含可溶性固形物26%~32%;成熟期9月中旬,采前裂果輕,適于鮮食和加工。
1.4 物候期
山東省棗莊市紅大1號棗萌芽期在4月份,始花在5月份,盛花期在6月份,果實成熟在9月,落葉在12月份。
1.5 適應(yīng)性
紅大1號棗適應(yīng)性強,抗寒、抗旱、耐瘠薄,病蟲危害較少。
2 建園技術(shù)
2.1 園址選擇
園址選擇土層較厚、土壤通透性較好的地方,一般土層在60厘米以上的沙壤土質(zhì)山腳坡地最適合建園。如果在地勢低洼的地方建園,則要要求該地排水良好,無長期積水或起高壟后才能栽植。
2.2 栽植密度
新建園紅大1號棗中等密度行株距為4米×2米,一般每畝地栽植83株;高密度行株距為3米×2米,一般每畝地栽植111株;棗園行向南北方向。
2.3 授粉樹的配置
紅大1號棗可自花授粉,而合理的配置授粉樹可提高坐果率,增加產(chǎn)量和效益;授粉品種宜選用伏脆蜜棗、金絲新4號棗、長紅棗、圓鈴棗等,配置比例為8~10∶1,要選擇苗木要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與主栽品種的生長發(fā)育一致的授粉樹;一般間隔4~5行主栽品種栽植1行授粉品種,這樣有利于后期的管理。
2.4 整地與定植
栽植時間從落葉到翌年萌芽前都可以,一般以春季萌芽時栽植成活率最高。在整地之前每畝地撒施經(jīng)過腐熟的有機肥4~6噸,同時施入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硫酸鉀復(fù)合肥30~50千克。施肥后要深耕25cm以上,耕后耙平。栽植前要起壟,要求壟面兩側(cè)高、中央低,壟底面寬2~3米,上面寬1.0~1.5米,壟高40厘米,澆透水沉實。在壟面挖直徑30厘米的樹穴,栽植后澆水,之后用寬1.5~2.0米的黑色地膜或黑色地布覆蓋整個壟面,增加土溫,保持土壤濕度,促進根系愈合和新根形成。定植后園內(nèi)行間禁止種植高稈作物。
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3.1 肥水管理
(1)施基肥:在棗果收獲后的9月份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適當配合部分速效性化肥。施肥前要挖深20厘米、寬40~50厘米的溝,每畝施入1000~2000千克生物有機菌肥或400~500千克煮熟并腐熟的黃豆、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硫酸鉀復(fù)合肥,施肥后澆透水埋土壓實。
(2)追肥: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追肥。第1次在萌芽前進行,以萌芽前10~15天施肥為宜。成齡棗園每株施尿素0.1千克,施肥時在距離樹干50厘米周圍挖3條放射狀施肥溝施肥。第2次在初花期進行,每株施尿素0.05千克即可。第3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每株施過磷酸鈣0.5千克加鉀鎂肥0.1千克。
(3)葉面噴肥:從5月初即展葉后開始葉面噴肥,一直到10月中旬止,結(jié)合噴施農(nóng)藥每隔15~20天進行1次。萌芽至開花期噴0.3%尿素;果實膨大期至采收期噴0.1%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9月中旬以后噴施0.3%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枝梢發(fā)育充實,提高抗寒能力。
(4)澆水:棗樹抗旱性強,在春季萌芽前澆1遍透水后覆蓋黑膜或黑色地布,在正常降雨量的情況下,一直持續(xù)到9月中旬不澆水。采果后結(jié)合施肥澆1遍透水即可。
3.2 整形與修剪
(1)定干:定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要低,一般在嫁接口以上10~20厘米處剪截,剪口處涂抹凡士林或動物性油脂、油漆等,防止苗干失水。
(2)幼樹期整形:紅大1號棗干性強,適宜采用紡錘形樹形。栽植第1年萌芽后,選留1個生長健壯的直立棗頭作為主干培養(yǎng),其余的棗頭保留2個二次枝摘心。當樹長高到120cm時摘去棗頭,及時抹除其頂端再次萌生的新棗頭,促發(fā)其下二次枝的發(fā)育,培養(yǎng)第1層結(jié)果枝組。第2年,春季萌芽前剪除樹干最頂端的二次枝,促發(fā)其基部的潛伏芽萌發(fā),待其長度達到100厘米時摘除棗頭,及時抹除其頂端再次萌生的新棗頭,促進其下部當年新發(fā)的二次枝的發(fā)育,培養(yǎng)第2層結(jié)果枝組。第3年,萌芽前剪除樹干最頂端的二次枝,繼續(xù)培養(yǎng)第3層結(jié)果枝組,方法同前,但在新棗頭長至100厘米時摘去前端20厘米,抹除其基部萌發(fā)的潛伏芽,保持“無頭”狀態(tài),促進樹干中下部結(jié)果枝組的生長發(fā)育。
(3)結(jié)果期修剪:紅大1號棗果實大、坐果率高,在進入結(jié)果期后結(jié)果枝容易下垂,從而影響果實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因此需要及時的通過撐、拉、頂?shù)却胧┍3謽涓芍绷⑸L和結(jié)果枝組相對水平生長。在修剪上,要及時落頭,保持樹高不超過300厘米;對結(jié)果枝組注意回縮修剪,保持棗園的通透性;及早從基部疏除交叉枝、重疊枝、直立枝;當結(jié)果枝組結(jié)果能力下降時,從基部選留適當?shù)臈楊^重新培養(yǎng)。
3.3 花果管理
(1)控制過旺的營養(yǎng)生長:紅大1號棗幼樹生長旺盛,花芽形成較困難,因此提前結(jié)果必須控制早期旺長。主要措施有:①冬剪時剪除棗頭頂芽,防止其繼續(xù)抽生棗頭消耗營養(yǎng);②花蕾初現(xiàn)時摘除新萌生的棗頭,對棗股萌生的棗頭只保留棗吊,其余部分全部摘除;二次枝、枝組頂端或其余部位萌生的棗頭,視其有無延伸的空間,保留2~3個二次枝摘心或自基部疏除;③盛花初期,對生長過旺的當年生二次枝及時摘心,控制其營養(yǎng)生長,促進后部棗吊坐果。
(2)花期環(huán)剝:盛花初期對幼旺樹主干或大枝基部環(huán)狀剝皮,剝口寬度≤枝干直徑的1/10,剝后及時用膠帶或塑料膜包扎剝口,促進傷口愈合和防止害蟲取食愈傷組織。
(3)花期噴水:花期空氣濕度小和干熱風不利于棗樹坐果,因此自盛花初期開始,在每天上午的10前和下午的16后采用微噴帶在行間噴水30分鐘左右,提高空氣濕度,促進坐果。沒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噴霧器噴水,噴水時期與時間同上。
(4)花期噴施赤霉素:在盛花期棗吊平均開花4~6朵時,在上午的十點葉面噴施10~15毫克/升的赤霉素。
(5)花期放蜂:紅大1號棗花朵大、花蜜多,是蜜蜂喜訪的品種?;ㄆ诜欧洌稍黾踊ǚ鄣膫鞑ッ浇?,提高坐果率,但這段時間要禁止噴施殺蟲劑,以免傷害蜜蜂。
3.4 病蟲害防治
紅大1號棗主要病蟲害:棗瘋病、棗銹病、棗爛皮病、紅蜘蛛、蚜蟲、棗癭蚊、刺蛾、桃小食心蟲等;
紅大1號棗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初冬落葉后和早春萌芽前全園各噴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蟲源;根據(jù)害蟲種類和危害特點每隔15~20天噴施1遍吡蟲啉、阿維菌素、滅幼脲類、菊酯類等殺蟲劑,消滅害蟲;7-8月份間隔10~15天葉面交替噴施三唑酮、拿得穩(wěn)、朵麥可,防治棗銹病。